中十分焦急,无意中往人群一瞥,忽见这人群中竟然个个都是武林人物、江湖豪客,此时他们或凝神观看,或跃跃欲试。
此时高吟天回头看见一个胖大和正恶狠狠地抢将进来,他吃了一惊。
他于拳脚上的功夫向来不会,眼见得那三股钢叉哗愣愣地响着铁环,扰人心神,当际脚下一旋,踏着‘流云八步闪了开去。
那和尚怎肯放过?当下拔步便追,但他轻功本就与高吟天相去甚远,追得不到两圈,反被高吟天转到身后。
高吟天见他吆吆喝喝,拖着钢叉,胖大的身躯向前疾追,虽然甚是快捷,但在他的眼里显得滑稽异常。
他心中不由得童心大起,暗道:“此时我如再上前去摸摸他的光溜溜的头,他不知该有多生气。”
心念及此,当下他疾行两步,存心要看看那和尚生气的样子,伸手便向胖和尚光头摸去。
当下听得这群和尚中有人高声提醒那和尚道:“法方大师兄,小心你身后,那小子又上来了。”
那和尚原本也非等闲之辈,他见自己奋力急追、未到两圈已不见了高吟天的踪影,知道遇上了高手,正自吃惊不已。
忽又听得脑后风声,有人大声提醒,他当即将那圆圆的光头急转,回身过来,见高吟天离他不过尺余,当际摇动钢叉,分心刺到。
这一招“回身刺马”原本是古时战阵中马、步军对抗的实用招?X。话说宋朝时期,宋江在梁山水泊集众造反,宋天子派大将呼延灼围剿。
那呼延灼大施连环马,宋江兵马抵敌不住,节节败退,眼见得灭之在即,军师吴用便献策请徐宁出马。
那徐宁果然了得,最后一战果然用钩镛枪大破呼延灼的拐子马(连环马),这钩镛枪其中便有“回身刺马”这一招。
试想马军与步军相遇,马快人慢,其速度自然相差甚远,这一招便是想象马兵已迅捷追至身后,危在旦夕,步兵回身一刺,自然利害,非同凡响。
这一下相距又近,高吟天全没想到他有此一招,幸而他《逍遥诀》内功已有相当火候,当下上盘不动,下盘不移,一口气至,腰身斗然移开半尺。
但毕竟相距太近,那和尚又是气极而发,钢叉来势奇疾,钢叉竟然穿透高吟天的衣服,贴肤而过,紫色道袍顿时被挑得破了。
吓得高吟天“哎呀”一声大叫,右手一伸,本能地抓住三股叉胫部。
那法方和尚此时本以为这一叉便可送那小子上天,哪知那小子竟如鬼魅般一闪而过,这一叉只刺破了他的衣服,竞然又刺了一空,反被那小子抓住杖头。
那法方和尚气得哇哇大叫,运力回夺,却夺之不动,慌忙运力于左掌,向高吟天拍了出去。
高吟天见他一掌近在咫尺,当下即伸右掌抵挡。“啪”的一声两掌相交。
那法方和尚双足踏实,发掌在先,高吟天慌忙之中,乃是踏虚,力道不能尽发,但即是如此,那法方和尚还是被震得连退了七、八步,一跤跌倒······
第六十三章、千载雨回风(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