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吟天摇了摇头,心中忽然想道:“这人一派仙风道骨,莫非是……与我师兄东海散人陆之雅有关。”
当下高吟天施礼道:“晚辈高吟天,打扰道长读书了,敢问道长如何称呼,可是从文殊庙中过来的吗?”
那道长看了高吟天和唐琳一眼,稽首道:“无量天尊,贫道师门道号不惑,人称灵石,见过二位小施主,二位小施主请了。”
高吟天连忙拱手,说道:“道长如此客气,这可要折杀小辈了,敢问道长,晚辈不知该称呼道长不惑真人呢,还是灵石真人。”
那道长淡然答道:“所谓名号,只不过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分而已,不必在意,小施主随口就好。”想了一下又道:“小施主还是叫我灵石吧。”
高吟天连称不敢,又拱手说道:“晚辈见过灵石真人,适才小子听得道长所诵,似乎道理高深,因此触动心灵,故而打扰了道长,幸勿见怪。”
灵石道长道:“无量天尊,相见即是有缘,适才贫道所读乃是《庄子·内篇·人间世》,小施主既不知其所出何处,而又心有灵犀,是聪而敏慧,儒子可教也。”
高吟天听得道长夸赞,心中一喜,不禁琅琅读道: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那灵石道长吃惊道:“原来少侠以前读过《庄子》的吗?”
高吟天道:“没有啊,在下是刚刚听了道长适才读过了,所以在下记得了。”
他说完又解释道:
“桂树因为皮可以吃,所以被人砍伐了;漆树因为其树脂可以用,所以被人割皮.人们只知道有用的好处,哪里知道无用的好处啊,敢问道长,在下这样解读的可对吗?”
灵石道长见他聪敏好学,且记忆力极佳,理解力极强,不禁大有爱惜之心,当下喜道:“小施主真的好记性,可还记得我在此之前还读了什么吗?”
高吟天便又将他所听到的都读了一遍: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s曲,无伤吾足!”
又问道:
“道长所说的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祸患比大地还重,而不知道怎么回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似乎在给人以警示,可是说在下须得提防前途危险重重吗?”
灵石道长看着高吟天和唐琳,说道:“无量天尊,小施主既是问起,贫道自当尽力,二位小施主可是要去文殊庙吗?”
高吟天道:“是啊,我和琳儿听说这里是个好去处,便连夜赶来这里。”
灵石道长微微一笑道:“既是你我有缘,我便为你们算上一卦如何?”
高吟天原本不信什么卦相,但听他说的情意真切,心知必有蹊跷,当下又是深深一揖,说道:“道长德行高深,在下若能蒙前辈指点迷津,其何幸矣,在下求之不得。”
灵石道长微微一笑,道声“不敢当。”当下四处一望,又说道:“二位此行,原是去文殊庙中,由此处可见文殊庙在西,西方属兑,是二位欲取之所,故当取兑卦以应之。”
他说到此时,又看了看眼前的小石桥,道:“此处有河,河中有水,水旺在北,属坎······”。
第六十二章、万点霓虹里(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