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听,这首水与火的悲歌(4)[1/2页]

沧海月明录 唐小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子鑫永远记得,是穆海山庄的庄主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否则,他将一直是被困在贫民窟里的人,狭小而肮脏的世界,尽管他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是他,给了自己一次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
      只有他知道这次机会到底有多重要,现在他衣食无忧,过着富庶且安定的生活。可是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件事情无法释怀,那就是十五年前的穆海山庄灭门案。
      穆家是唯一拥有萨林航线海图的船队,这个秘密自数十年前由穆家的祖辈发现后,在穆家几辈经历传承,传说中,他们曾经从萨林带来能起死回生的还魂香,并以此获利不菲。穆家繁盛一时,坐拥家产无数,而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也纷至沓来,重金利诱的也有,威胁敲诈的也有,总之是十八般武艺争相上阵,这件事前后也围着穆家闹腾了许多年,反正据韩子鑫记得,当初他认识穆远航的时候,他还只是少庄主,没有接管家业,那时候时不时也会有与穆家相结交的人提及此事,不过穆远航的父亲,上一任的庄主性格强势,脾气火爆,凡是前来阴阳怪气的,一律不给好脸色,甚至还有过两人喝酒喝一半,对方提起海图的事,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是老庄主拎着喝一半的酒壶,把对方追着从穆海山庄一路打了出去。
      相比起来,穆远航就温柔的多,他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在他眼中,人人平等,不分贵贱,他对出身贫寒的韩子鑫和出身富贵人家的其他手下一视同仁,只看谁能力出色,工作认真。这对韩子鑫来说,无意是很大的鼓励,他拼了命的打工,并不是想要往上爬,而是想用所有的努力,去报答穆远航对他的赏识。
      李知澜本就对穆家之事了解的不多,而顾重云也只是从卷宗资料上看到的很多内容,王春大人与穆远航也是至交好友,但两人往来多半都是书信,寥寥数语已是难得,更何况后来穆家迁居海外,来往就更加不易,为了安全起见,王春甚至都不肯让穆远航把山庄的具体方位告诉他,为的就是怕泄露之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比起来,韩子鑫反倒知情不少。
      “你来,是为了想替他讨回公道吗?”李知澜问。
      穆家灭门惨案多年未破,几乎成了王春的一桩心事,听韩子鑫所说,像他这样受过穆远航恩惠的人想必是不少,只是人走茶凉,如他一样还念念不忘的毕竟只剩少数。
      韩子鑫垂下眼,神色有些愧疚:“我能力有限,为他报仇,怕是做不到。”
      当年听说穆家出事,而泉州知府却将大案化小,湮灭证据时,他也曾经一时激愤,想要变卖了全部家产去京里告御状,哪怕拼得一身粉身碎骨,也要为恩人讨回公道。可那时候他刚成亲不久,新婚燕尔,还没等他将决定说出口,妻子就欣喜地告诉他,她有了身孕。韩子鑫于是知道自己无法再做出那个决定了,他早已经不是那个穷困潦倒的孩子,孑然一身,在这世上了无牵挂就算是死了也不会有人过问。现在,他背后有了家,有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他在为穆远航准备的灵位前跪了一夜,满眼都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他自私了,他对不起自己的恩人。
      这样的愧疚不安跟随他多年,终于有一天,他的妻子发现了他偷藏起来的灵位,她也猜到了他曾经做过的决定,是为她而中止。
      她说,也许,我们可以试试。
      那时候已经是三年之后,时间成了遗忘最好的理由,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当初显赫一时的穆家,而韩夫人却记得,她听过穆远航对他们的恩情,她亲手将灵位供在了韩家的祠堂主位,每年香火祭祀,从不缺席。
      她拿出了自己的金钗玉镯,换了素服衣衫,将变卖下来的钱都交给韩子鑫,让他去京里打听,看能不能找人继续调查穆家的案子。
      可惜,京都太大,而他们却太渺小,那时候韩子鑫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商人,就算花光积蓄,也找不到一点门路。他也想过要去御史台门口伸冤,经过的好心御史对他说,让他去大理寺。
      大理寺时任上官还不是王春,而是一个不怎么着调的大理寺卿,理都不理韩子鑫这种升斗小民,而大理寺中唯一念念不忘这件案子的只有王春,他此时恰好不在衙门,而在出海前往穆海山庄遗址的途中。于是,他们就这么错过了彼此。
      韩子鑫最终悻悻离开了京都,时代的洪流在表面看起来悄无声息,可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万钧大山一样艰难的存在,他失败了,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重来一

听,这首水与火的悲歌(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