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而且让他震惊的是头发已经变黑了。按原计划恐怕还要一周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晚上就补回了气血。要不是劲气和丹田是正常的恢复一个晚上的速度,他都要以为过去一周了。他自检了一下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再纠结。
一连三天他都吃住在医馆,而且接诊时间延长到早上6点到凌晨3点,中间休息一个小时。超长的接诊时间和百分百的准确率、治愈率,不仅给唐朝这个无名医生的名号迅速打响,也给天朝医馆再次正名。
每个小时都有一批医师坐在边上旁观,毕竟唐朝接诊,他们的工作轻松的很。整个医馆在三天之内都处在十分紧凑的工作状态,病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却不是进行诊治或者工作,而是培训。
用唐朝的话说,现在的天朝医馆还很不成熟,医术不算精良,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中医医院的水准。这不是他想要的局面,不过他也明白这需要时间,现在能做的就是加紧提升医术。医馆已经从全国各地招聘了一万名中医医师和优秀毕业生,全部经过心灵检测。而他们的全部工作就是继续学习,深造,进一步的接受唐朝抽空编写的更加简洁和有效的中医手册。中医传承中间出现断层,很多医术都是后人一点点的补充,不过因为是后人补充和实践出,没有了很多有效的手段,变得复杂和繁琐。而唐朝要做的就是简洁这些庞杂的程序,和提供更加有效的药材。
三天时间,唐朝全程都在医院度过,中午和晚上一个小时得休息时间,他边吃饭,边给医师解答问题。三天的无名专家接近义诊的价格,让第三天的晚上,整个朝天门里门外都集结了大量的患者,他们默默的看着回春塔的一个亮着灯的位置。
就在灯光熄灭的时候,人群涌动,却没什么都没有等到。林宛瑜突然出现在回春楼的第二层,一支聚光灯直接打在她的身上,让楼下的群众更清晰的看到她。
“我知道大家很意外,我会出现在这里。我很抱歉,让你们失望了。无名,也就是那位医师,他已经离开了。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让我转告你们。救治你们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工作,他不觉得这需要感恩。如果你们的诚心感谢,就看看门口的雕像,他伫立在那里,并非只是用来欣赏。大家请回吧,门口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车辆。”林宛瑜话音刚落,整个朝天门内外的照明灯全部开启,数百辆车已经在门口就位。
人群久久没有疏散,直到一位老者,缓缓的走到雕像前的一块石板上,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后续的每一个人都会站上石板,或者携带家人一起,鞠躬离去。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明白这块光洁如镜的石板是献礼台。
唐朝坐在漆黑的楼顶,感觉着体内涌动的愿力。而在一个角落里,林老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他就是第一个上前行礼的人。在他的记忆里似
第383章 接诊三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