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724章:天下之变[2/2页]

大唐皇太子 凌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先带去了两仪殿。
      不多时,李承乾到来。
      从万朝均凝重的脸色来看,必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承乾将殿中之人尽数挥退。
      君臣二人随后密谈了一个多时辰。
      次日,李承乾召开大朝,听取各部汇报工作。
      侯君集也不知怎的,总是感觉皇帝有意无意的盯着自己。
      散朝之后,他越琢磨越是不安,于是派人去给李政带个口信,希望他能进宫去探探口风。
      李政听话的进了宫。
      李承乾的态度很是亲热,看不出一丝冷淡和不满。
      侯君集稍稍安了安心。
      这之后没几天,执失思力从安北来信,李承乾随即传令内阁,商讨开发安北诸项事宜。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些年来,又是开荒西域又是开拓交趾,关于如何快速开发一地,朝中已是轻车熟路。
      很快,各种物资以及各种专业人员,纷纷从各地奔赴至安北布政司。
      大唐在安北大刀阔斧的搞建设,这让东边的奚和契丹两部很是不安,他们是草原上仅剩的两个游牧部落了。
      这两部首领清楚,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如今大唐将注意力转向了安北,那么唐军迟早会杀来。
      他们几斤几两,他们自己是十分清楚的。
      想要和唐军斗,那是痴人说梦。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降了。
      反正怎么都是投降,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罢了,现在主动一些,说不定还能稍稍得到些优待。
      于是,奚和契丹两部,直接一表降书递进长安,因此恳切的请求内附。
      见他们如此识时务,李承乾倒是也大方,直接一人一个侯爵,将两部首领请来了长安,余下的那些贵族,也都相应的有官职封赏,奚和契丹的草场,划归进了安北布政司。
      如此一来,大唐与高句丽的接壤,从辽东扩大到了安北,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让高句丽十分的有压力。
      以此时之情势,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大唐迟早会动手。
      所以在高句丽内部,不少大臣也起了投降大唐的心思,但摄政王渊盖苏文却是舍不得手中的权柄。
      为了抵抗将来唐军的进攻,渊盖苏文开始大肆征兵,高句丽内上至七十老翁下至十岁少年,都被他强硬的抓了壮丁。
      高句丽的军队数量急速扩张,人数眨眼间就突破了百万,渊盖苏文将大部分兵马都布置在了和大唐接壤的边境地带。
      他这等破釜沉舟之举,弄得高句丽国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不少人都觉得他是疯了,是要拉着高句丽所有人一同去死,越来越多的大臣贵族心生不满,这些人暗中和大唐暗通款曲,愿意为王师内应,李承乾觉得时机已到,便令安北水师护送镇东道一部人马,从高句丽东部登陆,在高句丽那些投诚大臣的带领之下,这一部偏师不费吹灰之力的进入了高句丽都城平壤。
      渊盖苏文未有一丝察觉,便被唐军士卒擒在了床上。
      最后这位高句丽的摄政王被送往了长安,李承乾并不是太喜欢此人,所以没过多久,渊盖苏文便被砍了脑袋,高句丽自此并入大唐,按照汉时旧名,朝廷在此设立玄菟、乐浪两郡。
      至此,除了天竺以及南洋一些岛国之外,大唐的疆域基本涵盖了后世整个亚洲。

724章:天下之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