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南下北上初成[2/2页]

明末开山刀 桑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他把这些人中的老弱剔除出去,压缩到六百多人之后,王则之才安排他们g活。
      至于这建寨子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从黑虎寨拆下来的,小部分就地取材。
      本来王则之也不想放弃黑虎寨,但是那里Si了太多的人了,已经不适合驻扎了。
      其次,就是之前还收了六百多流民,得把他们改为军户,然后把他手里的田都分下去。
      他命阿牛带着鱼鳞图册,先去洞涡水圈地,按照鱼鳞图册把耿如杞划给他的田都圈起来。
      圈起来之后,再给每家每户编籍造册,接着就是按人头分田亩。
      王则之承诺三年内免田赋,三年后照常收取田赋。
      他要给这些流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最后,他还得把黑虎寨内的财货出手,毕竟养着这么多人钱粮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些财货有文举人的有泥鳅的,实在太多了,捂在手里就是烫手的山芋。
      第一件,第二件事都不能急,只能慢慢的等。
      唯独第三件事必须马上解决了,不然的话要是被人知道他有这么多财货之后,恐生觊觎之心。
      黑虎寨内,人们热火朝天的拆着里面的建筑,唯一没拆的就是忠义堂,因为忠义堂后就是王则之的仓库,里面装满了财货。
      王则之亲自镇守忠义堂,命齐奇、于忠等心腹把这些钱货伪装成建筑材料,分批次运了出去。
      运出去之后,他从老兵营里,也就是在守黑虎寨时活下来的那些战士之中选了五十人,分配给王闪,让他们保护王闪拉货去南方售卖。
      同时,他画出了红薯、玉米、朝天椒的模样,叫他务必在湖广府一带找到这三种植物,并把种植的技艺学到手,这才是重中之重。
      王则之对王闪寄予厚望,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这两种植物给找到,在王闪的再三保证下,王则之目送着他带着队伍南下去了。
      当然,这时候的红薯并不叫红薯而是叫番薯。
      为什么叫番薯呢?这就有故事了。
      明时,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sE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一五九三年吕宋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止携带出境。
      陈振龙经过JiNg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W泥,于一五九三年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
      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这玉米呢,也不叫玉米,而是西番麦。
      因为在明朝,玉米是外国人给中国皇帝的贡品。
      至于辣椒,在明末时已经在湖广一带广泛种植了。
      目送王闪离去后,王则之又吩咐王先带着金银去蒙古找鞑靼买马匹。
      之所以不用粮食,那是因为普通的牧民百姓才需要粮食,他们手里虽然也有马P,但是都不够JiNg壮。
      真正JiNg壮的马匹都在蒙古贵族手里,他们对粮食兴趣不大,对于金银的兴趣更大。
      如今王则之本部人马加上五百悍勇流贼,还有三百多官兵人数已经过千。
      他要保证一人双马,那就得有两千多匹好马。
      这么大的买卖只能通过蒙古贵族才行,所以王先得从杀虎口出关,抵达归化城,在那里把马买回来。
      这件事一点不b王闪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很危险,一不留神就会人钱两失。
      王先再三保证他自有办法应对,让王则之放心。
      王则之又从老兵营里cH0U了五十人,护卫他北上。
      与此同时,他将李化和王三郎喊来,让他们把训练营内的悍勇流贼和马福带来的官兵们拉出去剿匪。
      他告诉两人,这是新增的项目,两人听闻兴高采烈的按照王则之的吩咐训练去了。
      于是这些人除了每日接受李化的洗脑,还多了一项T育运动,奔袭各处剿匪。
      至于这些寨子信息的来源,就是负责渗透的于忠g的,对于这种事他总是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当然,让他们剿匪不单单是剿匪,还需要他们将那些易守难攻的寨子记录下来。
      攻不下的就调红衣大Pa0出去,一Pa0过去,除非是铁打的寨墙,就没有哪个流贼寨子不倒的。
      由于他们装备JiNg良,又有王三郎传授的箭技,再加上一门红衣大Pa0,半月之间他们就横扫盂县、寿yAn、忻州、定襄等地的土匪窝点。
      每有一处易守难攻的寨子被打下来,王则之就会招募新的流民青壮前去看守。
      这些流民都是听闻单同善传播出去的歌谣而来的,虽然没见到传言之中的开山刀,但是他们在方山见到了一座寨子。
      这座寨子叫开山寨。

第七十三章:南下北上初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