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地方,但是在短时间将张燕所部数十万人整合好,让张燕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真厉害。
赵云就更不用说了,不提本身武艺超绝,就是赵云和张宁的关系,也让张燕无话可说。妥妥的自己的人呀,张燕算是认了。
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总而言之一句话,荀攸和赵云,甚至包括张燕,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也只是完成了张燕这一股黄巾军的整合和肃清,对于其他几股黄巾军还是没有改变什么。
青州黄巾军分十几股,分别由不同渠帅统领,来自于不同地方,所驻扎地也不同,表面上都尊张燕,实际上各行其事。也就是说对抗当朝兵马会一致,事关本身命运,却未必会听张燕的。
张燕曾建议说召聚青州境内所有大小渠帅,直言归附刘备之事,对于顺从者好说,对于反对者杀无赦。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却被荀攸否决。
荀攸的理由很简单,一味的杀伐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青州大乱。在不得人心之下,只会适得其反,这不是刘备希望的结果。
硬的不行,软的效果不佳,以致让青州黄巾军问题一拖再拖,直到冀州四郡暴发战争,直至中山之战结束时也悬而未决。
最近经过二荀及郭嘉相互通气下,以强兵压境,内外同时发力,争取以最小的伤亡代价解决青州黄巾军的问题。
说起来是这几个家伙要求太高,才让青州黄巾军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你想,既要收编青州境内所有黄巾军,又想清除其中的沙子,还想顺带解决青州境不听话的方强豪,最重要的是还想一并妥善安置这数百万黄巾军,天下那么这么十全十美的事?
“公达先生,侯爷终于发兵了,我们该怎么做?”青州城内一出兵,张燕等人就已经得到了传讯,自然一起商讨配合之策。
“飞燕将军,我怎么觉得你似乎松了口气?”荀攸笑道:“不急,静观其变,等其他渠帅求救再说。”
“不怕两位笑话,数十万兄弟的命都付于我一身,加上家眷就百余两百万人口,我岂能不着紧,每天都担心受怕的。”张燕叹了口气说:“担心粮食够不够吃,又怕官兵什么时候来清剿。”
“想当年侯爷命我占山为王,以游击战术对抗官兵,我承诺在这里等侯爷来收编。”张燕有点委屈地说:“侯爷入主青州,我可松了口气,没想到还是等到今日。当然,这些日子还好你们来了,不然我该崩溃了。”
张燕苦啊,要解决百余万人的温饱问题就让他苦不堪言。张燕累啊,尤其随着事业越做越大,追随的人越来越多,张燕是差不多一夜白头。事非轻过不知难,张燕现在想想从入青州以来的日子,都在心中打冷战!
“侯爷的用心良苦,不想伤及太多无辜的生命,倒是辛苦飞燕将军了。”荀攸对张燕行了一礼说:“飞燕将军再坚持坚持,最迟到明年就可以彻底让青州黄巾军过上真正稳定富裕的好日子。”
“公达先生不必如此,我也只是一吐心中郁闷。”张燕连忙回了一礼说:“我知道侯爷是真正为我黄巾军好,真正为黄巾军今后打算人。我听公达先生的静观其变!”
“好!”荀攸点点头,才对一边一直没开口的赵云说:“子龙,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公达先生,无有!”赵云言简意骇地说:“有大哥总揽全局,有诸位先生谋划,定会让青州黄巾军有个好的明天,我对此深信不疑。”
怎么说呢?赵云本就是个忠义之人,与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现在的赵云情感上偏于黄巾军。如果说历史上的赵云会对黄巾军枪出无情,那么现在的赵云对黄巾军会枪下留情。除非是十恶不赦者,赵云都不会痛下杀手。
第二百一十章,风起青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