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三章,张飞抢马(上)[2/2页]

我的三国有些乱 木子小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倒不是说没人懂鲜卑语,张飞三人所率的这支小队中就有不少人精通鲜卑语。问题是都被文丑带着藏了起来。张飞和颜良身边没有,两个人只好大眼瞪小眼干着急了。
      隐藏于不远处小树林的文丑也在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前头两个家伙听不懂敌方的语言。文丑这时也不可能派人过去,百余人暴露在万余铁骑之下无疑如找死!
      不说这哥仨干着急,且说对面这支骑兵。这支骑兵带队的是个大人物,是目前鲜卑部落联盟大首领拓跋铁之子,也就是他们自命为单于的独子,叫拓跋虎。
      鲜卑部落在早些年间四分五裂,连个松散的联盟都没有。在三年前,拓跋氏部落异军突起,在其首领拓跋铁带领下以铁血摄服其他部落。
      诸如宇文氏部落,慕容氏部落,段氏部落,乞伏氏部落等几个主要部落表示诚服,愿以拓跋氏部落为主组成联盟。
      以前各自为战不觉得,这下整个鲜卑人联盟后,整合一资源,就控弦之士也达二十余万。实力大增伴随的是野心勃勃欲望膨胀!单于拓跋铁把眼光就习惯性投向一直心生羡慕的大汉朝。
      对于拓跋铁来讲,大汉有良田沃土,有美女华服,有他向往和梦寐以求的一切。这也是鲜卑人列祖列宗一直想占据和拥有的地方。
      拓跋铁在目光灼热的同时,也同样不敢忘记汉室的拳头是多么的厉害。连曾控弦四十余的匈奴也被汉室打得一再迁移。
      在这种纠结的心理之下,拓跋铁数年间一直只对汉室幽并凉三州的边界试探性的骚扰,不敢真正惹怒汉室。
      况且无论幽州的白马义从,还是并州铁骑或凉州铁骑都表现出让拓跋铁胆寒的战斗力。所以拓跋铁一直忍着,期望天降良机什么。
      终于,大汉朝在今年暴发了汉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黄巾之乱。“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号角吹响了大汉七八个州。拓跋铁认定这是上天要鲜卑人崛起的良机。
      拓跋铁一声令下,所有鲜卑部落的青壮全部上马为兵,这对于长期在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来讲,这都不是事。拓跋铁麾下一时间竟拥兵二十余万。
      面对二十余万控弦之士,拓跋铁觉得足以与风雨飘摇中的汉室好好打一场,最好一战就占据整个汉室才妙!
      拓跋铁从来不想鲜卑部落举兵二十余万,差不多就是全民皆兵。万一这二十余万人马被全歼,鲜卑部落乃至鲜卑人等于被灭族,从这个地图上彻底消失。
      拓跋铁这时已经被自家的实力给膨胀得失去理性。根本没有考虑到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和苦痛。也被富饶美丽的中原迷住了双眼,看不到也看不出汉室的战争潜力。
      他所看到的是汉室当朝腐朽,官吏不作为,民不聊生,黄巾乱起,大汉朝已经不堪一击!拓跋铁现在大概是这么种认为,天赐良机,若不取之,会遭天遣,连列祖列宗也会在天堂咒骂!
      拓跋铁整军完毕,就加大了对汉室周边与其交界地区的侵略力度。毫无人性的烧杀抢掠,让原本人烟密布的许多地方成了荒凉之地,甚至是死域。
      其子拓跋虎从小在父亲拓跋铁的调教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性格一样狠毒铁血。拓跋铁对儿子寄以了很深的期望。希望有一天父子俩入主中原。
      拓跋铁甚至把本部最精锐的一万狼牙铁骑也归入儿子拓跋虎麾下。其意除了保护儿子的人身安全,更是有让儿子率精锐建功立业,为日后接位打下基础。
      鲜卑人从来只信服强者,没有让人信服的军功和实力,一切都是扯淡。拓跋铁不可能一辈子为儿子保驾护航。
      拓跋虎也还没有让父亲失望过,杀伐果断,杀人如麻,杀气腾腾。在鲜卑各部落中已经是威名远播!
      这次侵略汉室,拓跋铁就命儿子拓跋虎率一万狼牙铁骑为先锋进攻幽州上谷郡。有意让儿子避开驻扎在代郡的公孙瓒及其精锐白马义从。
      拓跋虎率一万狼牙铁骑一路烧杀抢掠来到长城附近,在即将进入上谷郡之时,与张飞所率的小队相遇了。只是张飞等看到了拓跋虎部,而拓跋虎没看到张飞等人。
      “哈噗!”正蹲在一个小山丘后面的张飞打个喷嚏,满是不可思议地嘟囔:“难道大哥或二哥在想我?”
      张飞还真没说错,回归楼桑村的关羽正在念叨他没来迎接呢。也许张飞还不能参加和分享关羽的纳妾之喜,怨念深着呐!
      “想你!翼德你是着凉了吧?”张飞不远处的颜良翻着白眼小声说:“看上去挺结实的小伙子,盔甲下也是一身的键子肉,原来是银头蜡枪!”
      “得得得!你们两少说两句,我们是来观察敌情的!”同样蹲在不远处的文丑略有不满,这两位仁兄把战场当休闲娱乐场所了。
      这三个被刘备扔给师兄公孙瓒的家伙,正奉公孙瓒将令率一支小部队来到边境处刺探外族兵马的动向。
      汉未这个时期的外族胡人有这么几个。南边有越人,西南有蛮族,西北有羌族和乌恒,北方有匈奴,鲜卑,竭,狄等。
      匈奴无疑是对大汉威胁最大的外族。不过在东汉中期基本上被捶了个半死。后来匈奴又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又归附汉庭,北匈奴更是势微,甚至一度北迁。
      就幽州边境而言,外族主要鲜卑,匈奴还是有点远。鲜卑是由无数个大小部落组成,他们是逐草水而居的游牧民族,没有个固定的居住地。
      正因为鲜卑人居无定所,公孙瓒及其所部的精锐白马义从再能打,也不可能一网打尽或端其老巢。年年在入冬前后,鲜卑都会纠结不少武装力量到幽州烧杀抢掠,以期贮备过冬的物资。让朝庭和幽州官吏都不胜其烦。
      今年情形与往年有点不同,因为大汉暴发了规模巨大的黄巾之乱,所以鲜卑人没等入冬就不断骚扰幽州边境各处,而且兵马更多,隐约间有诸部大联合的味道。往年各部落都是各自为战。
      从这点上来讲,公孙瓒和董卓率部靖边而不讨伐黄巾军也属正常。不过在当朝诸位大佬眼中,外族胡人不过是小麻烦,绝对不是威协。随便遣派一旅之师就可以吊打之。
      在依旧尚武的这汉末时代,一汉当五胡这种绝对优势的思想占据着上风和主流。这都是在对外战争中用战绩刷出来的,也无可厚非。
      有了这种一汉当五胡的思想和思维,才会在公孙瓒和董卓率部离开时,有不少人怪话连篇。一直被吊打的外族值得你两位大佬挥师对抗,反而放任闹腾了大半个大汉的黄巾军不打?这不是偷奸耍滑又是什么?
      只有在边境抗击外胡的将士明白,今昔不同往日。诸胡今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侵略。大小战斗都打得异常艰难。甚至连最强硬的白马将军公孙瓒都感到疲惫不堪,一度产生过向当朝求援的念头。由此可见今年外族胡人之难缠的程度。
      本来按以往来说,从来只有公孙瓒率白马义从扫荡草原外族,更不曾远派斥候去打探敌情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莽莽莽!这回公孙瓒可是把张飞哥仨都派出了。连二货师兄公孙瓒都如此谨慎,情况能乐观?

第一百零三章,张飞抢马(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