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竹林贤才[2/2页]

我的三国有些乱 木子小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吼道:“谁?给俺出来!”
      “典壮士莫急,在下是被刘玄德的《咏竹》诗声所吸引而来。”随着声音,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锦衣青年从林中缓缓而出。
      刘备松开蔡琰的小手,抱拳作揖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又如何识得刘玄德与我典兄弟?”
      “区区不才乃广陵张?张子纲见过玄德大诗人!”张?回礼道:“在下游学京师,久闻玄德诗名,亦知双戟典壮士!”
      刘备本就名传天下,最近由于曹操和荀攸爱托宣传,整个洛阳城都人尽皆知。尤其在文人士子中更是声名大振。
      本来众文人士子是看好刘备的诗,不看好其出身。不过看在卢植和蔡邕两个大儒的面子上,也不太计较刘备的平民出身。
      不料近日京师疯传,当今圣上已经把刘备归入族谱,甚至会诏告天下封赐其爵位。这下所有人都选择性忘记刘备出身这点不足。
      应该说刘备到今天才算摆脱贩席织鞋这一个身份。那怕穿越后的刘备一点儿也不在乎,劳动最光荣啊!不过在这汉代,对出身成份讲究得很,根本没劳动最光荣这个概念。
      对于汉代的士族来讲,广大劳动人民都是黔首遮民。何为牧守一方?就是把这群黔首遮民当牛羊一样管好!在他们眼中,百姓就是这些有来由的百多个姓的族人。
      连概念都不一样,谁敢奢望士族会善待黎民百姓。他们只会善待他们自己。最好的也只不过如后面的袁术袁公路一样,不屑于剥削黎民百姓就顶好。
      “呵呵,竹林有贤才呀!备见过子纲兄。”刘备双眼放光,整个人都有点小激动。心思也在飞扬。
      刘备知道广陵人张?张子纲在历史上是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是个能审时度势的战略人才,也是个内政大才,还是一位文学家。
      他曾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见过一面。张?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来,就好比小巫见到大巫一样。”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
      刘备个人认为张?是被忽略或局限了的大才。张?绝对强过张昭,最少在东吴张昭是主和的。无论其目的是什么,在这点上张?强。
      再者来说,整个东吴集团就一直求安于一隅。舞台限制发挥,眼界决定成就。张?身处其中又能发挥才智的几成?
      而曹魏集团就不同,无论形势如何,都一直是为一统天下而努力。换句话说,如果给张?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张?必定会给人一个惊喜。
      最重要的是张?才高人忠。张?曾为孙策求官,而被曹老板截留在许都做官。可是张?最终还是回到了孙老板处。这是刘备最想要的人才,更是刘备一听是张?有点小激动的原因。
      “贤才?玄德才是贤才,?断不敢当呀!”张?白净的脸上满是矜持地说:“玄德应该没见过在下,又何以推断为贤才?难道说玄德还有相面之能?”
      刘备一听,心中吐槽着。别说相面了,你张?什么时候死的我都知道。不过,就算不争霸天下什么,做一个神棍真的有前途。
      刘备这样想,开口却道:“子纲兄诸子百家,圣学经典无一不精。能写绵秀文章,亦可书不俗书法。伯喈先生多有誉资,言小弟学习之楷模!”
      “原来如此,承蒙伯喈先生抬爱,真是愧不敢当。”张?白净的脸部升起了一丝妖艳的炫红。能被当今大儒蔡邕提上一句,也是年轻士子的追求。
      刘备一见把蔡老大抬出来百试不爽,正想和张?套近乎。不料身边的小蔡琰在嘀咕:“怎么琰儿没听爹提起过这家伙!”
      “呃!”刘备有种被人捏住脖子的窒息感。

第五十一章,竹林贤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