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章 何乐而不为[2/2页]

明末之匹夫凶猛 每被无情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奴疯了,这种情况,竟还想强攻我西平堡,实是自寻死路!”
      黑云鹤也是咧着嘴笑:“都说建奴强悍骁勇,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但以前跟老子打的建奴没这么不顶事啊,难道说以前我碰到的假的建奴,还是说现在城下的才是真建奴?”
      众人闻言,无不哈哈大笑起来,很是快活。
      建奴想要推到西平堡下,不付出几千条人命是不成的。
      若是付出了几千条人命才来到城下,那哪怕是再怎么悍勇的军队也不可能继续攻城作战的了。
      建奴此举,真是丧失了理智,完全胡闹了。
      说是自寻死路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
      赵烈也觉得莫名的轻松,后世书上将老奴形容得跟奥特曼一样,什么几个建奴就能全歼几百明军,什么几个白甲就能攻占上签明军守卫的城堡,简直跟玩儿似的。
      几十,上百打败几百明军倒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明军之中一来空饷多,二来这几百明军中有战斗力的只不过是十几个家丁而已。
      但几个就能灭了几百甚至上千,就算是有眼睛去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只不过是在鼓吹而已。
      在冷兵器时代,万夫不当之勇的毕竟只是少数,哪里像建奴这样成群结队的出现,要真的这么能,还用得着什么蒙汉八旗,之后又依仗什么绿营啊,一人一条船横扫亚非美拉欧不好吗?
      眼前的建奴才更符合冷兵器时代军队的定义嘛,是比常规的明军悍勇,是有严格的军纪,是有较强的战力,但能强到平趟地雷,无惧死亡的,那绝对不可能!
      而且纵观战绩,别看明面上都是明军数量占据优势,但老奴一律奉行“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观点,其实,每次局部作战时都是后金兵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
      就像是广宁之战,广宁王化贞麾下号称十三万大军,后金军五万,看似明军多建奴少,但结果呢?十三万大军分散在各地,被建奴各个击破,最大的一股也就是刘渠的增援西平堡的部队,三万人,其中还有孙得功这样的二五仔。
      而全灭了这股援军的后金伏兵有多少?三万精锐。
      而且无论是士气还是战力都比新兵为主的广宁军强太多,一对一已是能赢,更别说还有孙得功这样的临阵倒戈之辈。
      抚顺、开原、沈阳、辽阳这些大城哪个不是被内奸献出了城门,才被攻占,论起真真切切攻城的战绩,还真不多。
      到了后期,有了大量的汉八旗炮灰,才变得攻城略地更上规模的。
      当然,到了后期,明军内斗不已,互相扯腿,士气低下,被小队建奴就能横扫大队明军也是正常。
      但此番,明军还没堕落到那样的程度,而建奴也没强到那样的规模。
      此番,就趁着老奴头脑发昏,狠狠的多歼灭些建奴,这些,可都是真奴!
      消灭一个,少一个。
      何乐而不为!

第七十章 何乐而不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