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6章 李淳册立为太子[2/2页]

我在中唐当皇帝 博带青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户部主事之尚书或侍郎均会兼任度支使或盐铁使,或者两者兼任。
      但是,杜佑身兼度支盐铁两使,可以说是户部为首之人,但是他并没有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原来的户部尚书王纯却调为杜佑兵部尚书一职。更人费解的是,王纯原来判度支一职,并未随他专任兵部而免去。
      户部尚书王纯曾和京兆尹李实深受先皇李适重用,不是宰相胜似宰相。王纯不像李实一样奸邪,反而在户部主政多年,将其经营得极好,国库钱财连年激增。
      王纯虽曾压注过舒王李谊,但在李诵继位后便主动投诚,向其表明忠心。可以说是极为懂得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但是,皇帝李诵对王纯还是极为忌惮,才会将王纯调往兵部。但王纯在户部经营多年,和户部侍郎潘孟阳关系极好。所以,李诵还让王纯跨部门判度支。
      此时,竟有杜佑和王纯两人都兼判度支,但是他二人又都有本职工作。王纯调任兵部尚书,主管兵部。
      而杜佑既是宰相,又是太清宫使,还担任山陵使。现在他正一心给先皇李适准备安葬事宜,竟还被安排兼任度支、盐铁两使。
      其背后自然是帝党成员故意为之,两日后,李诵加封加封藩镇、变更相权时,还发布了一道任命:以翰林学士王叔文为度支、盐铁转运副使。
      王叔文才升任起居舍人兼翰林学士不到一个月,如今有兼判判两使副职,这升官速度可以说是光速了。
      而杜佑和王纯都有本职工作,王叔文可以说是执掌户部,权势惊人。
      王叔文职掌大权,又有皇帝李诵撑腰,所以并未急着改革财政,毕竟财政革新牵一发则动全身。他正和帝党成员日夜密谋,众人莫测。
      两日后的三月二十一日,朝廷正式下诏将贾耽等四位宰相职权公之于众。
      次日,朝会上又直接任命凌准、韩泰等一众帝党成员。同一天,皇帝李诵还宣布要三日后召开科举,选取进士。
      原来,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天下大旱时,先皇李适曾下令停止来前贡举。监察御史韩愈为此还专门写了《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上书劝谏。(详见第072章停举止选粮种贷)
      李适并未同意韩愈进言,所以,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便没有举行科举。从而导致今年前来参加科考之贡生比往年要多半成。
      但不幸的是,先皇李适在正月下旬驾崩。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宴饮集会,所以科举便一直推迟。
      国丧结束后,新旧交替,事情众多。皇帝李诵一直致力于革新弊政、稳固边镇、掌控朝局、剪除敌对、提拔心腹。
      所以,至今尚未开始科举。如今,李诵已经开战大好局面,正是选拔后起人才,展现君王锐意之时。
      随着朝局一系列变化,一时间长安城风云变幻,有人议论宰相变动职权背后的真实目的,有人讨论皇帝大肆晋升心腹的举动太过明显,还有人则在欣喜终于进行了科举。
      李宁之父广陵郡王李淳此时也把李宁叫进了书房训话,同时也询问李宁是何看法。
      于是,李宁便给李淳出注意,让他门下臣子上书请求册立皇太子。

第216章 李淳册立为太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