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李宁早在离开忠州时便留下一艘大船,让忠州刺史薛延可以装载本地货物,顺流而下,去江南贩卖。
如此即拉动了忠州经济,又买薛延一个面子,请他多多照顾陆贽。
当然,李宁是有私心的,他和陆贽孙女陆婉幼时便定过亲。而且李宁曾在江南筹粮遭人追杀时,被陆婉所救。
而后,李宁和陆婉曾去茅山寻道、湖州品茶、苏州亲吻、金陵游览、当涂论诗、江岛留宿、庐山观瀑、鄂州临江、岳州登楼、三峡揽胜,二人早已互生情愫。
李宁离开忠州时曾许诺陆婉,回长安之后便接她去京城,还答应让她祖父回京复职。
但是,李宁回京之后,太子与舒王便斗争厉害,而后李诵中风,他只得去侍疾。所以,李宁便耽误了许久,未能旅行诺言。
其实,李宁也想过帮陆贽回京,但是当时夺嫡之争极为激烈,并不是陆贽回朝最佳时机。
虽然先皇李适贬黜了陆贽,但他还是颇为思念陆贽。后来,淮西发动叛乱、吐蕃心怀不轨之际,李适想起陆贽之好,便让薛延接替李吉福担任忠州刺史,并传达慰劳之意。
不久之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击败吐蕃,功勋盖世。韦皋为了自保,不被李适猜忌拥兵自重,多次上书请求让陆贽接任,以便他自己回朝做宰相。
但是,先皇李适对陆贽仍有忌惮,不肯授任。因为,李适心中认为四十岁便执掌天下的陆贽比立下不世之功的韦皋威胁更大。
而且,以李适猜忌多疑的性格,肯定不会让陆贽这位经世奇才在夺嫡之争时回京,使得朝中形势发生变故。
李宁深知这一点,而且陆贽之才天下皆知,还和李宁祖父李诵关系友好。只要李诵能成功继位,肯定会重用陆贽。
所以,李宁只好写信向陆婉解释,其祖陆贽目前不宜回朝。然后,他便以保住李诵太子之位、助李诵成功继位为先。
但是,李宁也知道南方偏远之地,环境艰苦,他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做任陆贽、阳城死于贬所。
所以,李宁只能借由他在江南所开办的书铺来接济陆贽等一些被贬的名臣。他令东海商会驻苏州分会长,务必在江南每一州都开办一个李纪书铺。
尤其是陆贽所在的忠州、郑余庆所在的郴州、李?所在的邵州、阳城所在的道州、韩愈所在的连州,均重点开办书铺。一边面接济这些名臣,另一方面打通湖南通向岭南、安南之路。
李宁因为此次灾情,对于安南的占城稻极为上心。他也曾给安南都护一艘大船,让他们能沿湘水经灵渠入漓江,进而早早去往交州。
这条船已被东海商会租用下了三年,李宁准备用它带回在环国占城收购的稻米,以便之后在内陆培育耐旱稻米。
李宁接济名臣之后,还准备趁着朝廷未停止进献,对进奏院、飞钱采取行动时,创办柜房与纸钱。
第211章 接济故相与名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