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3章 群臣上书请听政[2/2页]

我在中唐当皇帝 博带青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请十余名禁卫军将军,和舒王李谊在会宁殿对峙,震惊一众宫女宦官、将校士兵。
      若是李诵一直不能行走、不能说话,确实不适合当皇帝,所以李适才会如此纠结。舒王李谊才会认为皇位有很大机会属于他。
      太子李诵只出去过三次少阳院,第一次是在皇帝李适驾崩那日,第二次是前日小敛之礼,第三次是今日大敛之礼。
      太子每次出行都是乘坐轿撵,轿撵四周布满帘幕,并无外人发觉李诵能行走之事。轿撵也都是直接抬到到宫殿之中,李诵再由宦官扶起,除了哭祭时跪了一小段时间,其他时候都是坐着。
      因此,知道李诵能行走之人只有李诵第一次出行时,宫中那些宫女宦官和士兵大臣。当然朝中三四品之上的高官也被李诵自己告知。
      新皇一般都是先即位再守孝,而且一般都是在先皇灵位前登基。
      太极殿外,文武百官初次劝谏太子即位后,李诵早知会有此事,便转头对身边宦官李忠言说了两句话。然后,李忠言重复道:“太子殿下言,本殿身有疾而力常殆,非是君王最佳人选。”
      而后,群臣又劝谏道:“太子殿下仁厚温慈,理应即位!”
      李诵又对李忠言说了几句话,李忠言复述道:“太子殿下言,本殿才浅德疏,实难为君”
      群臣再次请求道:“太子殿下乃一国之储,宜为新君!”
      李忠言附耳听太子殿下说后,继续让道:“太子殿下言,本殿继位,恐天下不服!”
      如此三劝三让后,朝臣又次恳请道:“恳请太子殿下即位,稳固民心,安定天下!”
      太子李诵这才勉强同意,再次对李忠言说了几两句话。李忠言大声说道:“太子殿下言,如此便依诸位所奏。。
      随后,宰相高郢拿出一道册文大声宣道:“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正月辛未朔二十三日癸巳,皇帝若曰:於戏!天下之大,实惟重器;祖宗之业,允属元良。咨尔皇太子诵,睿哲温恭,宽仁慈惠。文武之道,禀自生知;孝友之诚,发於天性。自膺上嗣,毓德春闱,恪慎於厥躬,祗勤於大训,必能诞敷至化,安劝庶邦。朕寝疾弥留,弗兴弗寤,是用命尔继统,俾绍前烈,宜陟元后,永绥兆人。其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郢奉册,即皇帝位。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懋建皇极,以熙庶工。无忝我高祖太宗之休命。”
      春,正月,辛未朔,诸王、亲戚入贺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已,德宗崩。苍猝召翰林学士郑?、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等从而和之,议始定。次公,河东人也。太子知人情忧疑,紫衣麻鞋,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人心粗安。甲午,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服见百官。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第193章 群臣上书请听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