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一座小城。但济民乡离长安城过近,若是冒然修建一城,肯定被人弹劾意图不轨。
李宁只是在驿路南侧修建了街道,但他也对这片地方对了规划。靠近长乐驿一侧修建居民住宅,靠近驿路之北侧是商业街道。中间有医馆、私塾、慈幼院、等设施。南侧是一些工业作坊,东侧靠近灞桥驿之地暂时搁置。若是真要建城,只需在外围修建城墙即可。
整个济民乡一年便初具规模,离不开裴温所带领一支建造团队。当初李宁用重金请了一些有名工匠,又从难民中选出不出有技术之人组成了近百人的专业人员。
这个建筑队是由一位姓杜的老梓人掌管,他便是李宁当初重金招揽了的工匠之一。杜梓人不仅通晓各种工艺,还很有领导才能,李宁便让他当了建筑队头目。
李宁能招揽到杜梓人,还要感谢柳宗元。当初万年县令李众因为放难民围城而被贬虔州司马,送他离京时正好碰见了李众好友柳宗元。
当时李宁正在招揽工匠,柳宗元便极力称赞杜梓人,亲自带李宁去拜访了杜梓人。
李宁这才想到原来杜梓人便是柳宗元名传千古之文《梓人传》的主人公。
当初柳宗元姐夫裴封叔家中修建房屋时,杜梓人便自荐参与修建。有一天,柳宗元梓人住所之处看到床阙腿却不修理,因而嘲笑他贪禄嗜财。
但是柳宗元后来在京兆府衙修饰房屋时,却看到杜梓人指挥众人各行其事,颇得工匠信服。于是他由梓人之事想到宰相治理国家之事,写下“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之名句。
李宁劝说杜梓人为灾民修建房屋,并重金许诺于他。没想到杜梓人不仅爽快答应,而且硬是分文不取,只想为民出力。
李宁自然不会让他白白出力,不仅如数奉给月禄,还送了一套济民乡宅院。所以,杜梓人便一直在济民乡掌管建筑队。
最后,李宁来到东侧空地,他刚路过中间私塾,于是想在此建造一座大型书院,供慈幼院孤儿和私塾学子继续学习。
李宁知道唐朝现在的教育多是家族教育,即便有一些私塾、庠序也是依托富户。
随着印刷术的大规模兴起,知识垄断打破,读书识字之人越来越多,必将出现高等教育的大型书院。自宋朝以后,书院越来越多,进士大儒多是出于书院。
李宁在江州时曾去过李渤所居住的白鹿洞,那里已经有十几个青少年学子聚众读书。所以,他决定在济民乡建起一座大型书院。
李宁告诉裴温、杜梓人,在此处建造一处大型庄园,并造三排高大房舍。他没有告诉他们真实意图。
就在李宁和裴温、杜梓人谈论规划时,其父广陵君王派人传话让他火速回去。
李宁再次来到李淳书房后,得知了朝中发生一件大事: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拉拢了景州刺史程怀直,景州兵脱离横海军,与成德军一起对抗横海节度使程怀信。
第179章 成德王士真进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