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忠毅侯府明面上站在沈家一边,但他不是,他不想站队五皇子。
晚芳和陈禹琛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晚芳好希望他说不仅是年前,就是年后也都不回去呢,住在这里多好。
这么想着,晚芳还真就盘算起来了,要不要在这附近买一块地,再造一座大庄子。
买了地,接下来就是开荒和建造庄子,如此一来,就有了年后也不回去的理由了。
说干就干,回到窑炉坊,晚芳找来侍剑和连翘,让他们去附近寻摸大片无主的荒地,晚芳打算直接开荒,不与民争地,就如现在遇到灾年,手头上仅有的六十亩土豆地还是太少了。
时下里的人口不多,地广人稀,荒山荒地很多,朝廷是鼓励人们开荒的。
说到开荒,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普通老百姓一是没钱买荒地,荒地也是要买的,只是价格上会便宜许多,二是没有开荒的工具和种子,饭都不够吃,哪里来的种子?哪里来的钱买工具,三是人手不够,这时的劳动力底下,效率低,一旦决定开荒,人少了是万万不行的。
买荒地的老百姓,一般都是将后期开荒的银钱和人手都算好了的,不然是不会轻易开荒的,就算上述三个条件都满足,普通老百姓也只是五亩十亩的开荒,量力而行,不会上来就开垦一大片荒地,这不切实际。
刚才说的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富商和勋贵来说,他们是有的是钱,又有人力,他们可以大面积的开荒,但其实他们也是不愿开荒的,都把目光盯在了熟地上头,有现成的熟地可以买到,为什么要费力巴拉的去开荒,吃饱了撑的吧。
要知道,买下荒地开荒后,将荒地养成熟地至少要四到七年,在这四到七年的时间里,荒地里的收成是很少的,一点都不划算,甚至是亏本的。
要说富人也不是不买荒地,他们一旦买了看中的荒地,即便荒着,长草养马,都不会轻易去开荒。
但对晚芳来说,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因为土豆不挑地,荒山荒地都能种,土豆耐旱喜凉,是荒地的首选的种植物种。
再者,她也有些闲钱不是。
不出三天,侍剑和连翘就找到了几处无主的荒地。
连翘绘声绘色地说道:“少奶奶,黄家村的附近有一块荒地,是一处没人要的乱葬岗,晦气得很,不买也罢,还有一处荒地,就是偏了一点,在窑炉坊后面的深山里,那里是一个大山坳,山坳里面有一大片的荒地,平时有野猪和狼出没,也就没人去那里开荒了。”
连翘停下来,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后接着道:“这最后一处荒地,是在造纸坊后头的河对岸,那里有一大片的浅滩,人迹罕至,去的人就更加少了。”
天气热,连翘在外面辛苦跑了一大圈,脸红扑扑的,甚是好看。
晚芳觉得连翘提到的山坳和浅滩这两处都行,什么时候去看看才好,至于乱葬岗,有了这两处可选,自然是不选乱葬岗了。
正说话间,一位窑炉坊的帮工鼻青脸肿地跑进来:“少奶奶,不好了,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晚芳镇定道。
“有一群人打上门,说窑炉坊是他们家的,要把我们赶走。”帮工惊魂未定,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连翘心头一怒,立刻表现在脸上,青天白日的,天子脚下,竟有这种事?
“走,带我去看看。”晚芳站了起来,迈开腿走了出去,侍剑和连翘立马跟上。
帮工在前面带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看来是被人给揍了,连翘气得咬牙切齿。
窑炉坊的大门外,人山人海,气氛相当凝重。
其中多半人手持棍棒,凶神恶煞的样子,另一半与之对峙的人,是窑炉坊的帮工,林管事站在最前面,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两伙人身上都弄脏了,好些人都是鼻青脸肿的,看来是已经发生过打斗。
要知道,窑炉坊附近没什么人,要说到人,那也是路过此地行色匆匆进出京城的人,可没有这么多的闲人在这里干耗着。
来者不善呀。
第307章 沈家透露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