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醒陈禹琛和晚芳,洗头膏、洗澡膏和水泥的生意太好了,遭人眼红,让他们小心身边人。
身边人?
哪个身边人?
不会是沈氏吧?晚芳脱口而出。
梁静娴摇头:“晚芳,这回是你想错了,不是沈家,而是宋国公府,宋国公认为洗头膏、洗澡膏和水泥的生意都是忠毅侯府的产业,世子已经长大了,世子有权过问忠毅侯府的产业,遇到这种事,又是爹出门为你出面澄清了此事,说这几处的产业都是你的嫁妆,和忠毅侯府一点关系都没有。”
“宋国公会信?”晚芳发问。
宋国公给晚芳的印象十分霸道,他依仗着陈泽冉外祖父的身份,总喜欢插手忠毅侯府的事情,一贯如此。
“他不信也得信,侯府被抄过家,哪里还有什么产业?没有穷得吃不起饭就算是好的了。”
梁静娴这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但侯爷手里是有钱呀,他也甘心听别人说他穷?
好面子的侯爷一定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吧,晚芳这么想着。
此外,楚二老爷还在信中提到了朝廷在向富商和富户募捐钱粮,京城的蝗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还得得益于在蝗虫泛滥初期就开始抓蝗虫,京城以外的地区就没这么幸运了,地里的粮食绝收,流民四起,皇上命京城周边的知州知府挡住沿路的流民,不让流民涌进京城,造成京城的局势混乱。
京城周边的知县、知州和知府听命是截留住了从四面八方涌向京城的流民,但要照顾流民的吃喝住行,已力不从心,纷纷向朝廷求援,朝廷这才想到了向京城的富户和商户募捐,募捐来的钱粮再送往京城周边知县、知府和知州,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爹是怎么替我出面打消沈家的馊主意的?”楚二老爷对付宋国公容易,毕竟晚芳手头上的生意都是她自己的,但要让沈家退缩或是吃一记闷亏,是要付出代价的。
楚二老爷还在信中说沈氏想休了她这件事是忠毅侯私下里告诉他的,楚二老爷得了口信,才去找沈家交涉的。
忠毅侯一开始接受晚芳作为他的三儿媳,是因为她的身份低,配得上陈禹琛,在身份上不会盖过世子的媳妇傅氏,后来经过抄家一事,让忠毅侯看到了楚二老爷是个讲义气的人,不是唯利是图之人,自此从心底认可了楚家二房这门姻亲,这才对晚芳多加维护的吧。
“旱情加蝗灾,地里的收成锐减,爹爹答应按从前的价格卖一半的土豆给沈家。”梁静娴气愤道,卖了一半给沈家,自家再捐一大部分,今年地里的粮食也就不剩多少了,仅仅够自家填饱肚子而已。
沈家太可恶了,不仅以极低的价格买土豆,竟然还逼着安国公府捐土豆,说到给流民们捐粮,安国公府责无旁贷,自然是愿意的,但却硬生生被沈家逼捐,好似安国公府不愿意捐粮似的,弄得安国公府里外不是人。
这口闷气,梁静娴是怎么都咽不下的,于是和晚芳大倒苦水。
强买强卖,沈家的确做得不地道,晚芳要让沈家怎么吃进去的,再怎么吐出来。
也不知这一次,忠毅侯府认捐了多少?好在大家都知道侯府被抄过家,应该不会逼着忠毅侯府捐太多吧?
临走时,梁静娴告诉晚芳她今天一定要来走一趟的真正目的。
太子离被废不远了!
晚芳愣住了。
太子即将被废这件事,事关重大,还真不适合写在信中,万一信件丢失,落入有心人的手里,安国公府和晚芳吃不了,兜着走。
第306章 没好事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