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蝗虫。
仿效的勋贵世家也渐渐多了起来,安国公府也立刻效仿了起来,派人开始在土豆地里抓蝗虫。
如此,抓蝗虫的行动从窑炉坊附近几个村迅速扩展到全京城,随之而来是京城米价翻倍,从一斤八文涨到了一斤十六文,且又继续上涨的趋势。
便宜的粟米也从一斤三文涨到了一斤五文。
陈禹琛赶在大米涨价之前,已经买了大量的米面藏入造纸坊地道的密室里,晚芳也在空间里储备了两千斤大米,又放了十口大缸在空间,专门用来装水。
夏日炎炎,干旱无雨。
抓蝗虫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赶不上从西边一波一波地飞向京城的大批蝗虫,以及蝗虫的繁殖速度,眼见蝗虫越来越多,惊动了朝廷。
早朝上不可避免地商讨起了如何对付蝗虫的办法。
大臣们引经据典,回想史书中记录的对付蝗灾的法子,为皇上出谋划策。
火烧蝗虫,烧药草熏蝗虫以及驱赶鸭子吃蝗虫的法子都被大臣们一一提起,但这些法子中没有一个是能一招致胜的,需多种法子想结合一起使用,多管齐下,才能勉强控制住蝗灾进一步的蔓延。
最后商议的结论是,远离村子的地方,烧药草熏杀蝗虫,因为药草能熏死蝗虫,同样对人也是有害的,所以这个法子只能用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但凡离村子近的地方,还是要用火烧和抓捕的法子,但不适合用烧药草的法子,否则蝗虫是被熏死了,但人也会被熏出病来,得不偿失。
蝗虫太多,一时半会拿不出如此多的鸭子来对付蝗虫,现在开始孵化小鸭子也来不及呀,所以养鸭子一事便没被人再提及。
于是,朝廷派出官员到处宣讲消灭蝗虫法子。
晚芳的庄子上。
晚芳和陈禹琛带着儿子和女儿来到庄子上,是听说碧落新孵化出来一批小锦鸡,总数有两百只,晚芳过来是打算将新孵化出来的锦鸡全部带走,一半送去造纸坊,另一半带回窑炉坊,别苑里已经养了不少锦鸡,暂时就不再给别苑添锦鸡了。
海西侯府的祖坟已经修好了,陈禹琛空闲了下来,今天才有空陪晚芳到庄子上来走这一趟。
老董头按照晚芳的意思,将二十亩的庄子分成的了四块,猪圈、鸡圈、小麦地和西红柿各占一块。
庄子上还养了不少羊和鹅。
锦鸡捉蝗虫吃得正欢,低头一啄就吃下一只蝗虫,陈劲元看得兴味盎然,盯着锦鸡吃蝗虫走不动道,晚芳索性让陈禹琛陪着他站在鸡圈旁边看个够,抱着女儿去瞧一瞧碧落孵化出来的小锦鸡。
在造纸坊和窑炉坊养锦鸡当然是为了吃蝗虫了,虽然锦鸡还小,但锦鸡总是会长大的嘛,且蝗虫一时半会儿又不会消失。
看到毛茸茸的小鸡蹲在篓子里,陈劲楚的一双大眼睛忙不过来,小嘴嘟起来,“娘,我想要,要。”
“好,娘这就和你一起把这些小鸡都带回去。”
陈劲楚笑了,笑得十分的甜。
碧落身边站在她的女儿小娟,小娟还小,但已经会帮碧落做事了,这些小鸡就是小娟一只一只抓进篓子里的。
晚芳羡慕得很,什么时候陈劲楚也能帮她干活呀。
“少奶奶,我们抓到的蝗虫没有烧了,而是拿来喂鸡和喂猪,用来喂猪的蝗虫掺在猪食里一起煮,然后喂给猪吃,猪居然会吃,这几天猪圈里的猪都长了好几斤,还有鹅,每天都吃得很饱,无需另外喂食。”碧落为自己想到了好的对付蝗虫法子很是自得。
听碧落这么说,晚芳眼前一亮,造纸坊里养了很多头猪,这下猪食又有着落了。
晚芳很是好奇,就要抱着陈劲楚特地去猪圈里走了一圈,想要看看猪食里掺了蝗虫是什么样的?
碧落又语出惊人:“少奶奶,如果鸡、猪和鹅当天吃不完那么多的蝗虫,公公会将这些蝗虫倒入茅坑沤肥,说来年用这个肥地,一定很好。”
晚芳惊喜,自夸碧落和老董头做的好。
“走,带路。”晚芳兴奋不已。
几人来到猪圈旁,碧落看着猪圈一旁的一块空地上的几个大粪坑,有些不好意思,茅坑很脏,这个少奶奶一定不会想看吧。
晚芳无所谓,一点都不嫌脏,看得兴致盎然,知道蝗虫又多了一个用处,这才意识到,收来的蝗虫竟然是个宝。
抬眼望去,好家伙,五亩地里养了上百头猪,每头猪都白白胖胖的,看来老董头将积蓄和心思都投入到养猪、养鹅和养羊的上头了。
如果让晚芳来养这么多的猪,还真是够呛。
第304章 京城米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