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晚芳来到院子里,看着满满十七竹篓的蝗虫,震惊不已。
没想到呀,一个晚上侍剑和陈禹琛竟然抓到了十七篓子蝗虫,一篓子蝗虫大概有十斤重,十七篓子蝗虫就是一百七十斤。
林管事又被十七篓子蝗虫震惊了一把,他觉得蝗虫多,但没想到多到这种程度呀,蝗灾没跑了。
接着造纸坊也派人送来了他们抓到的蝗虫,二十篓子。
一起就是三十七篓子蝗虫!
林管事被骇住了,更加深信蝗灾就在眼前。
白天也只是看到星星点点的蝗虫,都没往蝗灾的方向去想,至少许多人都没意识到问题有这么严重,没想到这两处地方竟然能抓到如此多的蝗虫,看来离蝗灾爆发不远了,侍剑也是这么想的。
林管事立刻安排人挑着蝗虫和准备好的盘子和碗,以及一箩筐铜板,跟着晚芳连翘一道去和黄大狗汇合。
进入黄家村主干道旁的大树底下,已经砌了两座崭新的灶台。
黄大狗、他爹、他娘和他的祖母,以及屠夫都已经等在这里,旁边的地上堆了一堆柴火,树底下用绳子拴住一头大肥猪。
黄大狗见晚芳来了,身后还跟着一队挑着竹篓子的人,赶紧迎了上来。
“东家。”黄大狗搓着手,态度十分恭敬。
黄大狗的爹、娘和他的祖母见窑炉坊的东家不仅是个妇人,还是个貌美的妇人,微微一惊。
晚芳抬头看了一下天色,不早了,日上三竿。
“那位便是你请来的屠夫吧?让他开始杀猪吧,将瘦肉和肥肉分开,肥肉放进锅里熬猪油,瘦肉切成条,二两一条,放进篓子里,待会儿有用。”晚芳快速吩咐起来。
黄大狗连连点头,转身去交代屠夫。
帮工们放下竹篓子,将一筐装着铜板的篓子放在最前面。
黄大狗的爹娘和祖母都是吃了一惊,这又是猪,又是铜板的,窑炉坊的东家这是要干什么?
连翘指派两名帮工去给屠夫打下手,然后留下两名帮工负责烧火,其他的帮工回去挑剩下的蝗虫过来,然后才对黄大狗的娘和祖母说道:“这里有两口锅,你们负责熬猪油,炸蝗虫,十文钱一天,干不干?”
黄大狗的娘和祖母惊得目瞪口呆,没听错吧,用猪肉炸蝗虫?
眼前这位姑娘是窑炉坊东家的丫鬟没错吧?
窑炉坊的东家居然打算用猪油炸蝗虫,这不是在糟蹋猪油吗?
蝗虫是可恨,大家都恨蝗虫吃了地里的庄稼,但也不能这么糟蹋猪油呀?一头肥猪,能炸出十斤猪油都不止,她们家一年到头吃不起两斤猪油,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或是遇到有客人上门时,才舍得在菜里放上几滴猪油,充充门面。
这是要嚯嚯掉十多斤的猪油吗?黄大狗的祖母眼皮直跳,想上前劝晚芳几句,让晚芳打消用猪油炸蝗虫的主意。
黄大狗的祖母正想着要如何开口呢,黄大狗赶忙过来阻止她的祖母:“奶,东家问你做炸蝗虫的活计不?如果你想做这份活计,那口锅可以洗一洗了。”
听大孙子这么说,黄大狗的祖母回过神来,想想还是算是了,窑炉坊的东家是有钱人,不在乎这十来斤猪油,点头答应接下这份活计,一天能赚十文钱这么好的事,她当然要做了,她的儿子一个壮年男子去镇上打零工,一天的工钱也就二十文,蝗虫能有多少?炸蝗虫还能炸上一天不成?
于是,黄大狗的祖母转头看向屠夫,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那头肥猪已经被宰了,屠夫的刀法很好,又快又准,现在正在放猪血。
猪都被宰了,阻止无望,算了吧,黄大狗的祖母走向灶台,黄大狗的娘跟了上去。
夏天的早上热得快,头顶的日头有些大,好在灶台搭在大树底下,没有阳光的直射,不是那么热。
晚芳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猪肉已经分出来,肥肉放入锅中炸出油,瘦肉被分成二两一条,放入篓子中,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董三更也送来昨天他抓到五十斤的蝗虫,别苑的管事也派人送来了两百斤蝗虫,这几处的蝗虫汇集在一起,蝗虫的数量有些骇人。
路过这里进出入黄村家的人,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打量地上放着的一篓篓蝗虫,蝗虫太多了,他们想忽视都忽视不了,然后他们齐齐变了脸色。
大家平时在地里干活,或是走在田间地头其实都看到了蝗虫,蝗虫也确实是比往年多,但没多到这种程度呀。
这是要闹蝗灾吗?
人人的心里不禁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黄大狗的祖母和娘一边炸猪油,一边分出心神看着一篓篓的蝗虫,也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怎会有如此多的蝗虫?!
五十篓左右的蝗虫摆放在空地上,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极大。
大家都停下脚步,聚在蝗虫跟前,都有些心慌,不由得抬头远眺,看向路旁的地里,又看向远处的山上,目光所及之处,并没有看到多少蝗虫呀,不像是要闹蝗灾的样子,那么这些蝗虫都是从哪里来的?
没人知道如此多的蝗虫是哪里来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这许多的蝗虫都是昨晚一个晚上抓到的,都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第301章 警示世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