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皇上的试探(1)[2/2页]

你是我绕不过的人间山河 石榴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太子已经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
      这些都还不是他如此震惊的原因,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刚才从皇上的口中听出了皇上对太子极其的不满,再往深了去想,那么是不是便意味着皇上打算换掉太子呢?
      不由得陈禹琛会这么想,因为这件事一旦是真的,那么意味着京城的各方势力将发生大的变动,又因为大哥与太子的关系,忠毅侯府不可避免会受到牵连。
      皇上把这么隐蔽的会动摇国本的大事就这么隐晦的透露给他,他今天还能活着走出这个大殿吗?
      深思及此,他的后脊背发凉,已无话可说,说什么都有可能出错,还是不要说话了吧。
      皇上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让他的心踏踏实实地回到了肚子里:“你可愿意进宫当差?御林军左中郎将一职空置着。”
      闻言,他抬起了头,当即应承下来。同时也让他大感皇上拿捏人心的手段之高明。
      皇上短短的四句话,就让他以为本来要保不住这条命,变成死心塌地依靠皇上,为皇上卖命,就冲着皇上向他透露他对太子不喜一事,恐怕御林军左中郎将一职是他明面上的职位,皇上要让他做的真正做的事是抗衡大哥陈禹衍吧,或者是让他来消弭废太子一事对侯府影响。
      打压一个抬另外一个,以此来稳住忠毅侯府。
      皇上好算计,好心机。
      废太子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的伴读陈禹衍牵连到忠毅侯府,同样其他与太子有关联的很多人,也会牵连到其他京城权贵功勋之家。
      这些与太子有关联的权贵功勋因为太子被废怕受到牵连,有可能会做出过激的不受皇上所控制的行为,比如逼太子造反,逼皇上另立太子,或者是干脆他们自个就起兵造反了。
      为了减低这些不可控的危机到皇权的因素,皇上势必要提拔其他的权贵功勋与之对抗,或者让这些因素消弭于萌芽阶段。
      这才是皇上为什么找上他并委以他重任的原因,他是皇上用来稳住忠毅侯府的一颗棋子,从而也说明了皇上并没有因为废太子一事而完全放弃了忠毅侯府。
      但要说忠毅侯府以后到底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因为太子一旦倒下后,忠毅侯府免不了还是会受到牵连的,因为陈禹衍不单单是太子的伴读,还是太子妃的外甥。
      太子和太子妃出事,陈禹衍一定不能独善其身,从中抽离出来,从账本一事就可以看出来,陈禹衍与太子绑定太深。
      陈禹衍是忠毅侯府的世子,陈禹衍出了事,侯府必会受到牵连,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也同样会受到牵连。
      论起怎么做才对侯府最有利,当然是回去后立刻杀了陈禹衍了,可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陈禹衍,原因便是皇上已经给他暗示了,如果皇上想以这种法子保住忠毅侯府,皇上大可以派人杀了陈禹衍,用不着他出手,或者是将这件事告诉爹爹,爹爹自会出面,用不着把他出手。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不能杀了陈禹衍的,因为陈禹衍暗杀他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母亲也为了他对付过陈禹衍多次,两人算是打了几个来回半斤八两,没有分出身法,不会危机到忠毅侯府的安危。
      杀了陈禹衍不能解救忠毅侯府,治标不治本,陈禹衍即将受到太子的牵连,他去对付太子才是决绝问题的根本。
      再有一层意思,皇上撇开了爹爹,单独找上他,说明皇上不信任爹爹。
      皇上很可能想借废太子一事,重新洗牌京城的各大势力。他就不能在这个时候杀了陈禹衍,让忠毅侯府置身事外,他只能把侯府背在自己的背上和皇上保持一致的步调,一起对付太子,对付会威胁到皇上掌控皇权的人。
      忠毅侯府以后何去何从,皇上自有安排,不是他能干预的,也不是他能过问的,更不是他能去刺探的。
      他没有能力撼动皇权,左右皇上的决定,也不想这么做,更不能让皇上误以为他暗中投靠了常山王,所以他只能听命于皇上。
      将整个侯府背在背上,才能取得皇上的信任。
      他这时绝对不能装疯卖傻,撇开皇上杀了陈禹衍为侯府另谋出路,这无益于背负着忠毅侯府一起走上死路。

第124章 皇上的试探(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