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四九章 战略规划[1/2页]

战国征途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完了众臣的汇报之后,高原也点了点头,总体来说,现在代郡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毕竟代郡过去可是赵国最落后的地区,四个郡的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多万,要不是从赵国迁移过来大量军队人员,又从燕国迁来了大量的人口,也到不了现在的发展情况。但代郡毕竟是基础太差,而且突然又激增了五六十万的人口,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工匠不足的桎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只能慢慢来吧。
      因此高原还是对所有的官员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众人几句,让他们继续努力奉公,然后才让其他官员离开,各自回各自的署所办公,但留下了宁戚、申慎、赵轩、张良四人,商议大事。
      等其他官员都离开之后,高原这才对宁戚、申慎、赵轩把这一次自己齐国之行的经过,还有和齐、楚、魏、燕四国搭成的协议,以代楚出兵出力,援助魏国抵抗秦军,燕齐供应粮草物资的结果都讲说了一遍。
      然后高原才道:“按照我的估计,最多三个月,最少一个月,秦军就会出兵进攻魏国,因此我们也要做好所有的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兵救援魏国,好在是目前我们的军队物资都十分充足,而且这一次救援魏国,不仅仅是要保住魏国,同时也是我们代郡趁机扩张的一个好机会,对此我和子房己经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请子房向大家说明。”
      自从在返程的路上,张良向高原讲说了自己对代郡发展的规划之后,两人又经过了几次交谈,对张良提出的这个规划进行了细化和修正,只是燕国正在准备刺杀秦王政的事情没有说。因为这件事件关系太大了,高原别说是没有告诉张良,就连代郡的其他所有官员,包括李瑛鸿都不知道。
      不过刺秦对张良提出的发展规划影响并不大,而且高原对刺秦之后的情况也有预案,因此经过了两人的协商之后,张良的规划形成了一个分为三步进行的战略计划,第一步就是救援魏国,并借魏国之力,消耗秦国的力量;第二步则是趁着秦国的国力减弱之后,进攻燕国,夺取燕地做为建基立业的基础;第三步是在稳定了燕地之后,再进取赵地,合燕赵两地,与秦国抗衡。
      听了张良的讲说之后,宁戚、申慎、赵轩也都大为叹服,因为三个人都知道,代郡的先天不足,基础薄弱,很难有发展壮大的机会,而且在秦国的强势压迫下,也不会给代郡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虽然他们都知道,代郡不能够坐以待毙,但不知道应该怎样发展扩大,而张良的规划,确实是为代郡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而且也确实有一定的成功性。
      因此这时三人才有些明白,高原为什么会对张良这么看重,能够提出这样一个规划来,说明张良确实是有真材实学,并非夸夸而谈之辈。看来张良的才能虽然重要,而高原看人的眼光更是令人佩服。
      高原道:“要完成这个计划,首先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魏?肜赐献∏毓??芄槐W∥汗??茫?绻?2蛔∥汗??惨?嘞?那毓?墓?Γ??本】赡鼙4嫖颐堑氖盗Γ?们?胪滩⑽汗??螅?谝欢ǖ氖奔?龋?蘖υ俣酝夥⒍??ィ??颐腔褂凶愎坏挠嗔θスト⊙喙??虼宋揖龆ǎ?庖淮尉仍?汗??淮??戮?⒈翅途??俅悠渌??胖性俪榈髌锞?骄?饕恢В?布拼笤剂酵虮?ψ笥遥?劣谙晗傅淖髡椒桨福?颐窍乱徊皆僮骷埔椤!
      “而且这一次秦国也派出使臣去了齐国,对我们的结盟一定会有所察觉,因此在进攻魏国的同时,一定也不会转易的放过我们代郡,至少会出动一部份军队,进驻井陉塞,牵制我们的动向,不过我们也正好可以将计就计,调上谷、雁门两军进驻鸿上塞,并且在鸿上塞附近修建一个军用物资的补济点,至少要能够保证十万军队半年所需要的粮草物资,就算这一次用不着,以后我们真的抵抗秦军,或是以后攻取赵地,也都用得着。而且可以利用秦国的情报点,向秦军传递虚假消息,就说我们将全力守卫代郡,只会派出少??兵力去援助魏?耄?们鼐??α慷技?械浇?ノ汗?幌撸?庋?鼐?膊换嵴娴慕?ゴ?ぃ?筒恢劣谙?奈颐翘?嗟氖盗Α!
      宁戚点了点头,道:“是,我马上就安排人员,到鸿上塞修建补济点。”
      高原又转向赵轩道:“赵将军

第三四九章 战略规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