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木剑出 尖峰决[2/2页]

未世仙风之聚沙金塔 弓长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悠响起:“彭先生但有所命,当是不敢不遵。”众人眼前一花,自是赵孙二人去而复返。赵英豪道:“先生高足个个俱是天资聪颖之人,又有您这名师在此,指点不敢当,班门弄斧罢了。”说着踏前一步,举剑对夫子众弟子示意,口唇微启,起初点点微音,到后来一片混沌之声,听不清念的是什么,但见随之而来的是一片耀目剑芒,剑气凌厉,十数息后归复平静,赵英豪仍自站在进门之处与孙香并肩而立,似乎一切从未发生。彭夫子抚颔笑问众门生:“你们可瞧明白了么?”众弟子有的摇头、有的皱眉、有的沮丧,就是无人点头。
      赵英豪见状便道:“各位先生高足不必困恼,这是我盛歌剑派剑术‘迅歌剑诀,出手如风,讲究于电光火石间制敌取胜。从未接触过此剑术者,若非见识超凡之人自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窥破玄机,连我孙师妹也只是略知一二。”说得客气,面上却不禁流露得色,显然颇以本门剑术为傲,接着阐释道:“此剑诀需剑、掌、眼、口、耳、心六合于一,掌与剑合,眼与掌合,口耳相合,心剑相印,方得大妙。”听得此言,有人问道:“何为心剑相印?”“心中有剑,剑与心通。”又有人问:“如何才能心剑相印?”“六合唯一,自然心剑相印。”千白羽也发问道:“怎样才能做到六合圆融、流转自如?”赵英豪见是他求教,甚是高兴,道:“苦功千遍其义自现。这无法取巧,唯有苦练,千观摩、千握掌、千次习剑、千遍闻歌吟唱而击,千回雕琢改进自有小成。”心下暗赞此子果然了得,一问便切中肯綮,要知道寻常之人何为六合之意都不甚明了,断不会问六合如何圆融。见到千白羽似有所得却又露出似懂非懂的神色,赵英豪笑道:“彭先生,你的学生悟性虽高,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在下向您讨教几招,顺便印证在下所言可好?”彭夫子道:“甚好。”说着站起身子,从武器槽上取下一柄木剑。
      众人纷纷靠边,在屋中央腾出一大片空地来,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夫子这回遇上的可是一个劲敌,兴奋的是夫子平日里教导他们多是修习典籍为主,就算是亲身演示,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也难知招式高低奥妙。
      此时虽然彭夫子使用仅是木剑,赵英豪已感脸有荣光,抱拳道:“请指教。”巨剑指地,身子借势腾空而起,口中急念有词:“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白芒耀目,剑啸长鸣,剑影重重叠叠如排山倒海般朝彭夫子涌去。赵英豪前来拜庄之前师门曾告诫他,彭夫子在江湖中虽然默默无闻,所学却是博大精深,在武学上也绝非易与之辈,先前不得便给,现在正好借机试试深浅,是以一出手便使出这套得意拿手的《侠客行》歌剑诀。他之前在众弟子面前施展的只是将一招拆为三式,仅用五分力展示罢了,此时三式合一且用了八分之力,自是气势如虹,且此歌剑诀取意诗仙李太白《侠客行》古风,以歌助剑,平添几分慷慨豪放之气势,更是威力倍增。
      剑未近身,剑风已将彭夫子袖袍激荡得鼓起老大一块。彭夫子临危不乱,木剑平举,随意地挽起几道剑花,起初动作似乎显得颇为吃力缓慢,随着赵英豪的剑气临身反倒逐渐变得轻盈起来。只见随着一柄木剑上下翻飞,彭夫子的身影变得不再清晰,犹如一叶扁舟在怒海波涛中上下颠簸却始终不覆,倒得后来渐渐风平浪静,这扁舟更似在腾云驾雾般既轻且稳。反观赵英豪起初的大开大阖、游刃有余的举止再也不见,那柄巨剑在他手中犹似重达千斤,出剑迟缓已极,额头上的汗珠大滴大滴洒落,整个身子似乎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第九章 木剑出 尖峰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