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升沧海,星汉灿烂。
丹阳城魏府上,红砖青瓦,门口两座狰狞的石狮子高约丈余,前门上的装饰多是些青铜雕刻的异兽飞禽,看起来也很威风凛凛。
府内建的也颇有规格,假山流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皆有人精心打理,绿意盎然,美不胜收。特别是魏举人居住的主院,地上铺的是从南楚国运来的驱蚊草,奢侈至极。
举人在大周国并不少见,但是像魏举人这样书法大成,已达至臻之境的文人可不多。
辞官回乡后,大周皇帝特赐“御笔”,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唯丹阳魏东来,其墨宝传神,可称当世第一,作传家宝矣。
就连皇帝都赞不绝口,引以为豪的,不过自打他辞官回乡后便少有墨宝流出。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起来,年岁已达天命之年的风雅之士,却有一个极少人知道的爱好。
——??笫之事
事毕,魏举人一头细汗,倒在温香软玉之中,从一旁地桌子上端起一杯早就备好的药茶来。
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抬头望向那软玉生香。
这药茶可不一般,是丹阳城郑家药铺的特制的药茶,由八年丹参,野地黄,红芍,淫羊藿,青风藤等珍贵药材按比例配成汤药。用黄柏十二分煎服,配以蜂蜜水冲服而下。
——一杯提神醒脑,两杯永不疲劳,三杯……..
咳咳。
只见没一会儿,魏举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竟透出了婴儿般的红润,目光在一片白雪皑皑,高凸有质的山岭上游荡。
忽然,门外却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
“谁?我不是说晚上不要来打搅我吗?”魏举人愠怒道。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那官家跪在地上不停的叩首道。
“把话说完,然后自己去管事那儿领十板子。”
“老爷,是郑家药铺的路掌柜,说是送药材来的,还有一封清溪村故人的信。”
门外的管事颤颤巍巍地说道,自家这位魏老爷,声名在外,平日里那是和风细雨,唯独在这件事上最不喜人打扰。
“哦?路大?清溪村?我可不记得在那穷地方我有一位故人?”
穷在闹巷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他成名后,多了好多自己都不认识的老乡和朋友,对这类人他一向是嗤之以鼻,能打发走就打发走。
魏举人轻轻地抚着一位佳人的长发,看着桌子上的空茶杯,思量道。
“这路大是个实在人,不会骗我。”
随即起了兴致,招呼来一位佳人,服侍着自己穿上衣服。另一位则端来一盆温水,擦去魏举人脸上的红晕。
..............
魏府外,大伯手里拿着一方药盒,上面则盖着一封未启封的信件。
——吱呀一声,魏府大门一侧的侧门打开。
“路掌柜,请。”一位下人领着路掌柜穿过长长的抄手游廊,直到住宅正中的专门会客的迎客堂中。
“好家伙,这比大伯那宅子还大上几倍。”
看着院子里的摆设装饰,路??感慨道。
——这么大的宅子,得住多少人啊。
一想到前世十来年都窝在帝都郊区的合租房里面,不禁感慨道,这世道还真是一点没变。
年近六十,几近老年的魏举人正端坐在堂上左侧,大伯则坐在右侧,路??则坐在堂下。
“来人,给路掌柜奉茶。”说着,只见一旁屏风中闪出一位身材苗条,凹凸有致的年轻女仆来。
“哎哟,还是魏老爷会享受。”大伯客气道,随后将香茗一饮而尽。
“路掌柜这次深夜前来此事为何?”
“这牛黄解毒丸是我特意调配的,此前的药品太过滋补,我怕不宜于魏老爷的身子,所以特来送药。”
“哈哈哈,路掌柜是个心细的人啊,说罢接过那方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正放着十二粒药丸。
“魏老爷服完此药要多加走动,饮食清淡些,方能吸收这些药力,使得阴阳调和,健全身体。”
“好。”一旁的下人接过木盒,退出厅外。
“不过此前管事告诉我,还有一封故人来信,确有此事?”
“确有此事。”路??起身一礼,将信封交予魏举人手中。
魏举人先是打量了一番路??,只见这孩子虽着素衣,但是话语轩昂,气质非凡,五官端正,一双眼光射寒星,一对浑眉如刷漆。
“我可没听闻路掌柜家有这样一位小公子”那魏举人笑着接过书信称赞道。
“这是我三弟家的孩子,接来城里调教,明年城里书堂建成,还劳烦魏举人提携一下我家幼侄。”
“举手之劳,何烦之有?”魏举人半弓着身子,拿着信封端详起来。
——只见“东来亲启”四个大字赫然写于信封之上。
看着这四个字,魏举人面色一怔,而后一惊,一声不吭地坐在了太师椅上,只听见他大口的喘气声。
&n
第6章 魏举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