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衣锦还乡的大伯[1/2页]

修仙不易,我在丹田里种田 步调旋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日后,溪水村的一间草堂内,路??捧着一本经书轻声地读着。
      这儿的教书先生自打十年前自己出生时便已经在这溪水村教书,已是天命之年的他自觉科举无望,便心向乡野,做一闲云野鹤之人。
      \"天之道,损有?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和现代的简体字虽然不同,但是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使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更为密切,就算不会写,但是却能认出来。
      一旁的村长爷爷欣慰地看着路??,随后和坐在一旁的教书先生攀谈道:“这村子里就属阿??这小子有耐性,坐的住,能读书,写的字也好。”
      教书先生笑着抚了抚半百的胡须,笑着对路??说道:“阿??,书读的怎么样了”
      路??抬头应付了几句,教书先生笑着说道:“阿??这孩子悟性高,明年我给他带到县里参加童生试,应该能中个头彩。”
      村长笑了笑摸了摸路??的头说道:“阿??也别那么紧张,你还小,争取考出去,做个有出息的人,我这村长出去脸上也有光。”接着村长爷爷又缓缓说道:“可别像我们两个老家伙,这辈子就呆在这村子里了,唉。”
      “阿??我见过最有天赋的,谈吐不凡,过目不忘,称得上是天才也不为过,上次写的那首秋思就堪称精妙绝伦。”
      说着那先生便有感而吟。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崖。”
      “先生过奖了,是您教的好。”
      ——还行吧,也就华夏初中一年级必背古诗。
      路??转生而来,此世所得学识皆从这位年近半百的教书先生那学的,这先生说起话来风轻云淡,宠辱不惊,自己在他身上收益良多。
      回想起自己在前世,遇到的老师多是刁钻刻薄之辈,如今这位教书先生待人温和宽厚,直教人如沐春风,真是让他感慨万千。
      果然,高尚的是人,而不是职业。
      随后,两个老人一言我一句的聊了起来,路晓?则放下书静静的听着两人聊着往事。
      就像和前世一样,自己很喜欢坐在奶奶的腿上,听他们讲老一辈的故事,比看那些脑残电视剧有意思多了。
      “听说最近县里又要活祭河神了。”
      “这见天不下雨的,井里也不见水,地都裂开不少,更何况庄稼呢,今年村子里好些年轻人都出去了。”
      “您这算是在这里生活久了,你见过那河神吗?”那教书先生问道。
      “没有,晚上凑热闹的时候在河神庙那边凑过热闹,那有一口通灵井,据说是连着河神的洞府。
      “就没人下去瞧瞧吗?”
      “诶,还真有,有一年大旱,城里有个胆大的叫二愣子的,绑着根跟屁虫就下去了......\"村长爷爷倒了杯茶水,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爷爷,爷爷然后呢?”路??也不看那经书了,转过身来一脸好奇地问道。
      “别急别急,让我品一口先生的好茶。”
      “一把高沫罢了。”教书先生笑道。
      村长爷爷神神叨叨地说道:“那二愣一猛子扎下去没了踪影,连身上那根跟屁虫也断了,随后就听见地底不停地晃动,人们都喊着河神显灵了,河神显灵了,四散逃开。”
      “过了一会儿,那地下没了动静,人们就闻到一股异香,有几个胆大的,趴着井口看了过去,你们猜怎么着?”
      “嘿!那水井里的水原本都要见底了,没想到直接涨到了井边。”
      “你们说,神不神。”老头把手中的清茶一饮而尽,道:“反正从那之后,只要遇到大旱之年,这县里就要在河神庙里进行活祭。”
      “啊,爷爷,拿活人祭祀啊。”
      “不不不,那怎么行呢,是由县里的大户出资,往井里丢三头羊,三头牛,三头猪,年底也要祭祀一次,以求来年风调雨顺”
      “哦哦,原来是这样。”
      “哎哟,那可不少银钱嘞”
      一旁的教书先生盘算道:”这最近收成不好,牵扯着家畜家禽,上次听张屠户说,一头猪快十两银子了,屠户都要杀不起猪了。”
      路??在这里生长了十年,自然知道当地的物价,这一家普通人一年的生计也不过二十来两银子,这一头猪就要顶普通人家半年生计的钱嘞。
      “害,都是大户们出钱,羊毛都出在羊身上,这每次祭祀完,今年的地租都要涨上三成。”村长比出三根手指头,摆了摆手说道。
      “今年年底怕是要祭祀一次了...........唉。”
      看完今天的经书后,路??又练了一会儿毛笔字,写的正是大周国流行的正楷字体。
      “这毛笔字练起来是真的累,但是写好了是真的爽,颇有一种挥斥方遒之感。
      临完最后一篇书帖后,教书先生在一旁点头道:“阿??年纪虽小,但是观此字,已初具条理,笔锋初现,渐显章法。
      “十年后我大周又要出一位能书者。”
      村长也在一旁赞叹道,虽然他并不认得上面的多数字,但是能听到这位教书先生如此称赞路??,脸上自是有光。
      “先生,先生,之前我过您,您见过仙人吗?他们在哪啊?我之前给二虎,狗剩他们说我见了仙人,他们都不信我!”
      作为村子里最博闻广智,四方游历的存在,路??急切地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嘛,呵呵呵呵,你若相信,那便是有,若不信,那便是无。”
      那教书先生笑而不答,眼中却仿佛已经有了答案。
      ——捏麻麻的,最讨厌谜语人了。
      “我相信!”路??斩钉截铁地说道。
      正说着,只听见门外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接着就是马车轱辘压地的声音由远及近。
      “呀,咱这溪水村可不常见马车啊,这是谁家的孩子衣锦还乡了?”教书先生好奇道。
      “我这当村长的还真没听说谁要回来了。”
      在这种小村子里,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谁家孩子娶媳妇,谁家孩子要出门打短工了。消息很快就能如风般散开。
      但是路??很清楚,是他在丹阳县城的大伯回来了,于是他告别教书先生和村长爷爷,起身离去。
      那马车叮叮当当地停在了自家门口,引得村子里的人都来围观。
      羡慕,嫉妒........更多的则是好奇的眼神在人群中。
      路??挤过人群回到自家院子里,只看一穿着绸缎袍子的矮胖汉子正开心地和父亲交谈着。
      “哎哟,竟然是路家大郎回来了。”人群中一妇人认出了那汉子,惊讶地叫了出来。
      看见路??回来后,那矮胖的汉子打量了一番,眼中一喜,道:“这是阿??吧,好孩子,好孩子,这个子又长高了不少啊。”
      路??连忙上弯腰前施礼,道:“大伯父。”
      “哎哟,这孩子,不愧是老三调教出来的,懂礼数。”
      路??的父亲路三儿连忙拉着这汉子进了屋,路??母亲站在门口给为在门口的乡亲们解释了下,不一会儿众人皆作鸟兽散去。
      “阿??这小兔崽子比我当年强,连学堂的先生都说,这孩子能坐的住,有耐性,还会写诗。”路??父亲看了眼路??,笑着说道:“大哥,你这次来可算是........那叫什么来着。”
      父亲望着门外的马车,又看着大伯穿戴讲究,眼中满满的羡慕和欣慰。
      \"衣锦还乡。\"一声稚嫩的童声抢先回答道。
      那汉子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摸了摸他的脑袋,很显然小孩子的彩虹屁无论什么时候都很有杀伤力。
      “对对对,衣锦还乡。读书还是有好处的,你看这孩子,反应还挺快的。”路??父亲看着路??,越发满意起来。
      随后那汉子从怀中掏出两锭十两重的银子,又从随行的马车上拿出来两块布来,就要交到路??母亲的手中。
      “大哥,使不得使不得。”路??父亲抢先一步,挡在了路??他娘身前。
      “三儿,收下吧,咱这几个兄弟里面就数你最有情谊,那年冬天我在城里把生意做赔,走投无路借了驴打滚,没成想,大雨打翻了货船,还是你砸锅卖铁帮我把钱垫上。”
      “哎,大哥别说了,我那

第2章 衣锦还乡的大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