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家长会(下)[2/2页]

成长汇报文稿 卡二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语数外加物理化学,你见过哪个但凡理化学得好的跑去学文?
      是呀,正是这个理儿呀!
      所以,你和她们说不通。
      那张朵花的妈妈呢?张朵花这么优秀,她妈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为什么总把自己为孩子牺牲多少挂在嘴边?这算什么?化压力为动力吗?
      据说对举重运动员来说,杠铃重量达到极限的话,即使上面停了一只蝴蝶,也是致命的。
      我们从不缺蝴蝶,我们缺的是掌声,无论成败,鼓励或者赞美的掌声。
      然而她妈妈还喜欢在她面前提“别人”。
      世界上有一种好,叫做别人家的好。
      我羡慕张朵花的成绩,张朵花羡慕乐梓桐有个通情达理的好爸爸,乐梓桐羡慕我和朱女士把母女关系处得和好姐妹似的。我们可以羡慕别人一点,也可以羡慕别人好几点。
      就像我们三个人都羡慕苏雨晴,虽然嘴上不说,但我们都羡慕她“才貌双全”。
      可扪心自问,我们羡慕的真的是这个人吗?
      不是,我们羡慕的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他(她),或者说是某个现象。
      我们都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导者,却不知不觉让别人成了主角。
      岂不冤枉?!
      午后的公交车上人不多,我照旧习惯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窗外神游。
      家长会过半,此时此刻坐在教室的朱女士在想什么?我妈说她相信我,这种信任源自何处?有多深?能维持多久?
      我不知道,也许她自己也不知道。
      “陈鑫,MP3带了吗?我想听歌!”
      “你想听什么?”他无奈笑笑,“我MP3里面就只有一首歌,剩下的全是新概念英语。”
      就听这个好了,就听这首就足够了。
      他掏出MP3,一只耳机挂在我的右耳,另一只耳机挂在他的左耳。
      《一生所爱》的前奏再次响起,我问他,“大话西游的结局是什么?”
      他俯身叩了两下我的脑门,右侧嘴角微微上扬,“自己看!”
      “哦。”
      我其实想说,如果是悲剧,我们就别看了。
      之前好像凡是悲剧,我总是看不到结局的,不知是我自己刻意为之,还是电视台“好心”放过我。
      《像雾像雨又像风》、《薰衣草》、《蓝色生死恋》、《半生缘》、《金粉世家》……最后一部虽然没看到结局,但是后来我去书店买下了这本书——张恨水先生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
      初二暑假那一年,我把它看完了。
      看的时候我在想,这是本名著,蒋伊一你要虔诚,要动脑子,要学会品鉴。结果读着读着,还是把它读成了一本爱情小说。
      开篇本是灰姑娘与王子的童话故事,奈何还有后来。
      我想如果这篇小说的某个章节收录在语文课本或者考卷中,老师一定会先介绍故事创作的大背景,逐字逐句分析写作特点,作者写下这句话的真正意图。
      文中XXX比喻什么?分别几层意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意义何在?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作者真的是这么想的吗?你们问过他,还是他写作的同时在文中做标注了?
      那些参考答案上的所谓答案,真的就对吗?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吗?
      然而我是不敢指着答题纸上的红叉叉与老师据理力争的,此等离经叛道的想法老师怎么会赞同呢?因为他们自己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才需要标准答案。
      央视八套的《金粉世家》火了一首歌,沙宝亮的《暗香》,十几年后人们提起沙宝亮,也只记得《暗香》。
      其实还有一首歌,片尾曲《让她降落》,不知道为什么,我更喜欢这一首。
      当听着“这世间繁华太多,人影交错擦肩而过”,总会想起小说结尾处的一句诗:
      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电视剧与小说毕竟是不一样的,电视剧“美化”了太多,小说更现实,更悲惨。然而合上小说的那一刻,我却无比庆幸自己看的是原著,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懂”。
      不过至少我不会为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感到可惜,一点都不。
      陈鑫,如果《大话西游》也是悲剧,那我们就别看了。
      但是有你陪我,有你陪我一直看到结尾的话,我想就算是悲剧,对我来说也无所谓伤心了。
      我们眼中的悲剧,未必是戏中人不愿承受的结局。
      我们眼中的大团圆,亦未必是戏中人渴望的归宿。

家长会(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