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因为他觉得,在他的治理下大明大部分人,至少是九成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剩下一成的人,也不见得一定是他努力便能救下的。
      天灾人祸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是苍白而无力的。
      所以慢慢的,他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居然也学会了接受百姓们过得不好这一现实。
      他甚至总会给自己找理由。
      自己其实做的已经够多了,但自己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自己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
      可能已经做不到更好了。
      如今一听朱厚照说的,他才猛然惊醒。
      在自己的治理下,大明固然有了几分起色,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似乎有几分骄傲自满了。
      “不!”
      然而还没等弘治皇帝从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朱厚照又抛出了一个重拳!
      这一拳直接打在了弘治皇帝的心口子上!
      “不是因为天灾人祸,而是因为这些百姓们他们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造反,他们才会反叛!”
      “父皇,请您想想,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
      “百姓们即便造反了他们又能如何?他们暂时成功又能如何,他们失败又能如何,他们能跑到哪里去,他们的下场难道自己看不见吗?”
      “可他们为何还会造反呢?因为他们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真的!”朱厚照言辞诚恳的说道,“父皇但凡这群百姓们有一口吃的,有一件衣裳,他们就绝对不会造反!”
      “他们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他们是被逼上梁山!”
      “你将朕的大明比作大宋,逼上梁山?难道朕是那宋徽宗?”
      “……”
      朱厚照一愣,然后心中一凛,他也终于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父皇,儿臣不是那个意思。”
      “可是,父皇也认可而臣所说的仁政就是同情和爱护。百姓们那么我们这些上位者都甚至不了解百姓们想要什么,他们目前最困难的是什么?又何谈同情和爱护呢?”
      “我们坐在这高高的庙堂之上,脑子一拍便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可能在我们所想是利国利民的,但是真正放在百姓的身上,境况或许又不一样了……”
      “说到底我们并不真正的了解百姓们的想要所求。”
      “我们只是想当然的做出决策而已。”
      “那……”
      “微服私访!”
      “不,不一定是微服私访!”
      “我们可以让知府知县们微服私访!”
      “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知道百姓们到底需要什么,再担忧什么。”
      “然后再据此作出改变。”
      “百姓们人人都接受了,人人都觉得好了,这才是仁政的推行。”
      “当然这些提出的政策也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多多考虑,综合意见。”
      “这样才能使我们做出来的决策不出什么大错,而决策只要不出什么大错,大明这艘船便能平稳地航行的更远!”
      朱厚照双目炯炯,就这么盯着弘治皇帝,斩钉截铁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第218章 全都不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