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四百六十四 天下之大[2/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赵佶淡漠地说道:“天下之大,可有朕容身之处?”
      一步错,步步错。
      当初错信王黻,坐失良机,放任明军做大,后又错信童贯,所托非人,导致进剿失败。
      明军兴起,再不可遏制。
      因怯懦,赵佶弃国都于不顾,从开封退守洛阳,复又退守长安,种师中投明,关中丢失,退至萧关。
      “天下之大,朕只剩弹丸之地,再退,便是关外蛮夷之地。
      朕往西夏,不过寄人篱下,只能看人眼色,帝王之威何在?”赵佶又道。
      张邦昌道:“陛下圣鉴,西夏之土,本为我国所有,西夏之主,亦曾称臣。
      陛下此去,不过是临幸故地,教化万民罢了。”
      把逃跑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就张邦昌了。
      不然,他为何能在短短两年里,成了秦桧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呢。
      此时的赵佶听了,却不觉得有什么欣慰的。
      说到底,他还是逃跑。
      跑到西夏,固然可以苟且,然而亡国之君,还能指望别人高看一眼?
      沉默片刻,终究是浓烈的求生欲占据了上风,赵佶道:“冰天雪地,不良于行,为之奈何?”
      秦桧道:“陛下,我等行路艰难,明军亦不容易。
      且大军就食当地,无需转运,亦可多养军兵。”
      赵佶又问道:“若明军衔尾追击,又当如何?”
      秦桧道:“萧关本为北方屏障,此时亦可作为防御明军之要塞,不可轻弃,当留兵驻守。”
      说着,秦桧把目光投向了宋江。
      连续损兵折将,宋江早让众臣不满,加之其手握兵权,使满朝上下十分忌惮,因此,正好推出去断后。
      罗戬出列,拜道:“陛下,出行他国,不可没有良将随行。
      如今国朝军将凋落,若无可战之人,必为党项所轻。
      宋江麾下杨志、弓马娴熟,武艺出众,乃是太祖时功臣杨业之后,可当大用。
      阮小七、张横,水性精熟,于守卫黄河大有裨益。
      晁天养其人虽未出仕,然智谋出众,武艺出色,万人难敌。
      陛下带在身边,即可震慑党项人,使其不敢小觑,亦可护卫安全,以防不测。”
      这话说的不能更加有道理了,赵佶立刻收起了让宋江断后的心思。
      就算宋江真的篡位,也不会比如今的形势更坏了。
      计较定当,赵佶问道:“何人愿意留守萧关?”
      罗戬接道:“臣不才,愿为国家驻守藩篱。”
      赵佶大感欣慰,不由问道:“卿可有把握?”
      罗戬道:“并无十分把握,只把残躯报效君恩罢了。”
      “拟诏,加封罗戬武穆王,太子太保,全领萧关事。”赵佶道。
      罗戬拜谢了。
      他已经下定决心,武穆,既是王号,也是谥号。
      赵佶看向下方三十多臣公,道:“另,加封驸马都尉王诜为金吾卫上将军,协助武穆王守卫萧关。”
      王诜无辜躺枪,只惊的目瞪口呆。
      留守萧关,可不是一件好差事。
      赵佶此去,必然带走大部军兵与所有良将,说不得火药也要全部带走。
      没兵没将的,萧关便是天险,又如何能够守住?
      留下,可不就是炮灰了?

四百六十四 天下之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