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四百一十六 麟州城下[1/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窟野河横穿麟州,从南往北有四处渡口,分别是静羌寨、神木寨、新秦城、连谷口。
      其中,神木寨乃是河东去往河西的必经之路。
      此时,寨中已经安静下来。
      吴?领着二百明军,到处巡视着。
      西夏人自以为神木寨已成腹地,只留了五百人驻守。
      展天神领了到了此处时,正是午夜。
      趁夜进攻,一鼓而下,全歼五百余西夏人,一个伤亡也没有。
      修整了一天,展天神等人继续出发,只留下吴?并一千明兵守城。
      好在神木寨不大,又有三千斤火药,足够堵住这条路。
      “将军,我等要投军!”几个百姓拦住吴?,说道。
      看他们的模样,皆非汉人。
      吴?问道:“尔等可是蕃兵出身?”
      “是!”为首的答道。
      蕃兵,乃是赵宋为了对付西夏,特地招募的羌、吐蕃等少数名族人组成的乡兵。
      也有的蕃兵,是赵宋勾引西夏侧的人过来组成。
      一般,赵宋只授予他们土地,其自备武器,平时耕种,战时集结。
      他们的战斗力其实不错,为赵宋防御西夏侵扰做出了许多贡献。
      赵宋把河西地区交给西夏人,这些蕃兵便没了组织,只能散于田间。
      却不想,西夏人得意忘形,到处劫掠,各族苦不堪言,多有被屠家灭户者。
      若明军不来,这些人要么忍着,等西夏人建立统制秩序后,成为西夏人,要么落草为寇,坚持抵抗。
      明军来了,当然是投军,有仇报仇!
      听了他们的陈述,吴?略做思忖,答应了下来。
      纯军事方面,一千人足够,然而守城,后勤人员也很重要。
      再则,兵力总是多多益善。
      至于细作,可能有,绝不会太多。
      说到底,还是西夏人干的太好,让百姓颇有怨愤。
      陆陆续续地,本寨及周边地区,也有千余人投军。
      其中多是蕃兵,自备武器盔甲干粮的,也有一定的战斗力。
      整训时,吴?又想到了自家兄长。
      此时此刻,吴?穿着破衣烂衫,挑着两石麦子,颤颤巍巍地走着。
      前头两里处,就是麟州治所新秦城。
      这里有两千西夏兵驻守,还有原来宋军的汉蕃乡兵一千。
      新秦知县,乃是原来赵宋知县留任。
      国破家亡时,又是朝廷主动出卖,许多赵宋官员兵丁选择效力西夏。
      毕竟,国家大义,民族情怀,对底层的小人物太过虚泛,远没有保全性命,填报肚子来的总要。
      城门口,两个党项人带着十个汉兵值守。
      见吴?一群人到了近前,一个汉兵持刀上前,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吴?谄笑道:“军爷,我等奉令送粮而来。”
      闻言,出来两个汉兵,细致检查了一番,并无异常。
      展天神等人行军途中,偶遇一村寨的送粮队,便寻思乔装抢门。
      本来,粮食被强索,百姓在为如何过冬而忧愁,听说明军打来,立刻同意配合。
      为了以策万全,吴?五十余人,都没带兵器。
      入了城门,吴?回头,叫道:“乡亲们加把劲,粮食送到就可以回去了。”
      闻言,五十余人尽皆握紧了扁担,随时准备暴起。
      突然,后面传来惊呼。
      “急报,神木寨失守,明军正往麟州城来!”
      回头一看,一西夏骑士正往城中狂奔。
      “居然突破了截杀!”吴?暗惊。
      “军中急报,勿得阻挡!”城头西夏兵叫道。
      原本城门的党项人,也走到街道上准备清空行人。
   &nb

四百一十六 麟州城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