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百九十四 太子继位[2/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姑息!
      布告内外,咸使闻之!”
      两刻钟还多,蒲文英读的口干舌燥,才把圣旨读完了。
      实在是方腊夸奖方天定的内容太多,直直用了一千五百多字来夸奖,只把遗诏写成了晒儿书,实在是秀的不得了。
      讲真,若非圣旨篇幅有限,方腊肯定把遗诏写成育儿大全。
      从方天定睁眼即说话吹起,一直吹到三十岁鼎定天下。
      这么优秀的遗诏,等过个百八十年,怕是有人怀疑这是方天定自己伪造的。
      然而并不是,这是方腊口述,蒲文英执笔,刘民生等人见证,宰相府、枢密院、宗人府联合签名画押的。
      方天定领了诏书,众臣三磕九拜,道:“臣拜见皇帝陛下,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诸卿平身。”
      “谢陛下!”
      至此,方天定已经继位,不过登基大典还得等上一等。
      方天定下了第一道圣旨,道:“传旨,遣飞骑遍往天下,通传先帝驾崩,朕登基之消息。”
      “谨奉陛下圣谕!”刘?立刻安排人去办。
      这就相当于报丧,通知全国上下,告知方腊驾崩的消息。
      方天定又道:“先帝遗诏,停灵不过三日,谥号、庙号、寝陵可曾准备完毕?”
      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马虎不得。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非得有大功者不可。
      寝陵更不必说,不止是驾崩皇帝归属,还是新继位皇帝的门面,同时还关系国运,十分重要。
      因此,方天定特别关注。
      而且,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才好继续方腊的丧事。
      刘民生上前,道:“臣等商议,先帝起于细微,创基立业,始受天命,应上尊号曰太祖。
      先帝靖民则法、德象天地、仁义所往、立志及众、执应八方、扬善赋简曰圣、照临四方、慈惠爱民、绥柔士民、安民立政、安乐抚民、布德执义,昭德有劳,应为神圣明文德成康昭皇帝。”
      庙号太祖,谥号九个字,可简称明文帝。
      便如庙号太宗的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简称唐文帝。
      其实方天定对方腊的谥号不甚满意,因为作为开国君王,谥号文不如武。
      不过,赵宋未灭,天下分裂,称武皇帝确实不妥。
      再则,方腊称武帝,方天定死后肿么办?
      一味拔高方腊的地位,怕是后人要以为方明建立,都是方腊的功劳。
      方天定?肯定是坐享其成的皇二代咯。
      事实确是,方腊基本躺着就把皇帝当了,没出多少力气。
      不过,方腊运作摩尼教,确实为起义并建国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称为文帝也是合适。
      所以,方天定便应允了下来。
      至于寝陵,那就简单了。
      方腊并未建设祖先坟墓,因此他的墓称之为祖陵。
      三项基本原则确定,便是吊唁。
      吊唁,总结起来就一个字都给我哭。
      哭的声音不大,大不敬,眼泪不多,大不敬,表情不痛苦,大不敬……
      着实需要不俗的演技。
      所以说,当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百九十四 太子继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