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八十八 饿空汴京[2/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旨,打击囤积居奇,抑制粮价。”
      户部员外郎赵鼎把头磕的砰砰响,带动一片大臣跪下请愿。
      赵佶站起来,道:“即如此,户部何不开常平仓以济民用?”
      赵鼎道:“连连征战,消耗巨大,如今四路大军南下,为供应军前,常平仓早已空了。”
      常平仓是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
      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nn起到了积极作用。
      只是皇权第一,江南明贼n,为了保住皇位,赵佶派出去了五十万大军,府库根本不够支撑。
      所以,只能从常平仓抽取粮食,不止东京城,便是各地的粮食,都被搬完了。
      至于这其中有多少被贪了,那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不,老天爷也不知道,因为大火太多,很是烧了不少仓库。
      听到常平仓空了,赵佶急了,看向蔡京。问道:“蔡卿,可有良策应对?”
      蔡京有个屁的办法,只得磕头道:“臣无能,只得去职谢罪。”
      去职好啊!
      去职了,才能全家跑路。
      反正在粮价大涨的风潮中,蔡家已经捞了不少,完全可以离开东京这个是非之地。
      不止蔡京,许多官员都有同样的心思。
      大军南下月余,消耗了海量钱粮,却没打下来一个城池,稍有见识的都能看到,赵宋方明的斗法,绝非短时可停。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在外地待着,以方便做出选择。
      蔡京便是想去安全之地,观望风向外确定行止。
      赵佶可不会同意自己的宰相离开。
      商量一阵,即调不出粮食,也压不下去粮价,都是一筹莫展。
      其实不是粮价压不下去,而是众人不愿意下令。
      都是自家开的粮铺,如何能断了这桩滚滚财源?
      “陛下。”赵鼎再拜,道:“汴京居,大不易,臣恳请陛下放松路引管束,允许小民离京往他乡讨生活。
      待到运河恢复,粮价回落,小民自然回归。”
      不愧是后来被称为南宋四名臣的,赵鼎又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粮价突破天际,一是因为南方粮食难来,二是因为奸商囤积居奇,三嘛便是因为东京城内人口太多了。
      赵宋首都,作为世界第一繁华的都市,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
      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如山似海,不计其数。
      吃不饱的人,随时都可能b,把汴京炸成一片废墟,与其如此,不如放走。
      人少了,粮价自然回落。
      所以,这个办法立刻通过。
      不一刻,这个计策传到了闻风司密探手里。
      新任头领兵辰闻讯大喜,立刻让人向应天汇报此间消息。
      粮价飞涨,不乏闻风司的推动。
      其中的原因,便是通过生活压力,让城中百姓自发离开汴梁。
      等明军打过来围城的时候,城中百姓想走倒是可以走,只是损失会非常大。
      此时自己走,既可以考虑清楚去哪,也可以从容收拾家财,不会给以后安置工作增加太多麻烦。
      至于能饿走多少人,就看粮价飞到多高。
      目前斗米一贯,起码撵走一半人。
      效果远超预期。11

一百八十八 饿空汴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