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九十五 身后事[1/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金山原名钟山,位于应天城东郊,其拔地而起,形似盘曲的巨龙,称为中阜龙盘。
      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
      风水秀美,地势奇雄,实乃一块风水宝地。
      阅兵结束,方腊带领文武百官,往钟山行去。
      方腊与邵氏共乘一车,其余人都是骑马。
      行进间,冯喜打马靠近方天定,道:“燕王殿下,刺客审讯完毕。”
      方天定微微颌首,示意冯喜汇报。
      大战结束后,方天定便匆匆离开,并不知道详情。
      冯喜说道:“刺客有一千零八十九人,乃是宋庭皇城司和梁山细作头领神行太保戴宗共同筹谋实施。”
      皇城司,原名武德司,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
      只是宋帝赋予皇城司重任,以内侍执掌,派遣亲信心腹伺察臣民动静,以报告皇帝。
      过去,皇城司比较废,基本没有存在感。
      不然方腊占据清溪县时,赵佶就该察觉不对了。
      却没想到,这群废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声不响干出如此大事来。
      戴宗,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方天定知道的更多。
      方天定是真没想到,戴宗居然敢潜入国内,带领皇城司的人发动刺杀。
      梁山众头领的才能,加上赵宋的人力物力,效果还真是不一般呢。
      冯喜继续说道:“此战,当场绞杀七百一十二人,俘虏一百九十五人,余者逃脱。
      经追捕,戴宗仅以身脱,余者全部落网。
      仅此一役,宋庭在我国耳目损失大半,再难成气候。”
      戴宗逃了到不足为奇,毕竟刚学会日行千里之术,跑起来没人追的上。
      至于说赵宋细作不能搞事,方天定持谨慎态度。
      被逼到绝路上,狗急还跳墙呢。
      方天定道:“注意过往行人,但凡只吃素者,详加关注。
      戴宗的神行法一经施展,只能吃素,不能吃晕。”
      冯喜默默记下。
      方天定又问道:“我国境内,可有内应?”
      冯喜道:“淮安钟毓提供了人手和情报,床弩便是他趁破城时带走的。”
      顿了顿,冯喜又道:“臣揣测,栾廷玉或有涉及。”
      方天定倏地转头,瞪着冯喜,低喝道:“此等大事,岂能揣测?记住,没有确凿证据,严禁怀疑我军将士,以防败坏士气。
      另外,相关证据转交大理院,由大理院审判相关人犯。”
      “是。”冯喜低头应道。
      不一刻,队伍来到了钟山下。
      山道还未开凿完成,未曾铺就条石,只有雏形。
      山道两侧,有金甲卫士举着刀枪一字排开,以为警戒。
      方腊下了銮舆,文武各自下马,沿着山道步行。
      不一刻,到达山顶。
      一座大殿出现在众人眼前。
      英灵殿。
      这里是祭祀历次战死士卒、将官的地方。
      大殿前有八角亭,亭内有大鼎。
      方腊从包道乙手中接过手指粗的香条,点燃后躬身拜了三拜,把香插进了大鼎里。
      方腊之后,是方天定,如法施为。
      各文武依次行礼上香完毕,大殿内传出了咿咿呀呀的唱经声。
      进去看,殿内立着一个石碑,上书“英灵永垂不朽”。
      碑后,是密密麻麻的灵牌。
      一共三万八千六百一十五个,所有牺牲将士的灵牌无一遗缺。
      华夏人,注重生前功,更重身后名。
      若是死后没了香火血食,便只能做个孤苦无依的野鬼,免不了挨饥受冻,饱受欺辱。
      这不能忍。
      所以,方天定建议,建英灵殿,由皇家奠基供奉战死之英灵,同时,这些人皆为皇陵之陪葬,以示尊崇。
      效果斐然。
      皇帝亲自祭拜,乃是无上的尊容,可不比封侯差。
      此消息一出,全军士气陡然增加了一截。
      肃穆的氛围中,方腊在石碑前躬身三拜后,再次上香。
      祭拜完毕,包道乙说道:“陛下,寝陵已经开工,是否前往观看。”
      方腊应下。
      皇陵修建,代表着明朝的信心。
      若是守不住赵宋进攻,便是进了寝陵,同样会被挫骨扬灰。
      同时,皇陵修建工程浩大,若想在方腊临死前完工,必须早做准备。
九十五 身后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