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六十八 招安小能手[2/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都是口头上的便宜,说出去便是了,以后纠缠是以后的事情。
      一条接一条,事无巨细,方天定尽皆都说了出来。
      宿元景大多应下,那些有所争执的,也都默契地搁下,请朝廷定夺。
      双方都很痛快,方天定是别有用心,宿元景是着急招安,都没有太多争夺。
      直说道天黑,一应事情说毕,宿元景道:“首领还有疑虑?”
      方天定犹豫片刻,道:“我听闻,梁山宋江招安以来,先讨辽国,再平河北,目下又到了淮西。
      如此劳苦功高,却只有一个宋江授了先锋使,卢俊义为副先锋使,实在不可思议。
      朝廷如此做法,实在令人心寒,若是空口白牙宣读招安诏书,怕是难以服众。”
      却不想尔等居然知道此事,宿元景暗道不妙。
      宋江等人的功劳,朝堂当然都是有数。
      只因梁山曾经擒了高俅,杀死的朝堂大臣故旧亲戚颇多,不愿见到梁山众人高升的大臣很多。
      又因为忌惮其实力,是以一直压着未曾封赏。
      对此,便是招安小能手的宿元景也是无可奈何。
      他虽然是端王府老人,颇得赵佶信重,却只是一个人,可打不过慕容贵妃、高俅、蔡京等人联手。
      只是不能这样回答方天定啊。
      方腊反军得罪的朝廷大员一样不少,第一个死于其手的蔡遵,可不是蔡京族侄么。
      急切间也想不到好的解释,虚言诓骗反倒是坏事。
      于是,宿元景问道:“首领说的不错,只是不知道有何高见?”
      方天定道:“太尉可上奏朝廷,把封赏诏书发下,招安一定,立刻封赏调往各处,也可免得混乱。”
      宿元景仔细地考虑一番,觉得此事可行。
      刚刚商量的条件,除了给方腊封王可能会有争议外,其他的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蔡京那些想要报仇的,等到反军上下被拆分开来填进了朝堂,自可以慢慢炮制。
      想了清楚,宿元景磨墨铺纸,开始给朝廷写奏疏。
      方天定主动说道:“我替太尉磨墨。”
      宿元景回了一句“有劳了”,便书写起来。
      虽然未说,两人却心知肚明,方天定这是要看宿元景奏疏内容呢。
      内容颇多,宿元景直直写了半个时辰才写完。
      方天定只是看,并未言语。
      不说话,便是默认。
      宿元景也没有故弄玄虚,一五一十按照商量的写了,同时力劝赵佶给方腊封个郡王,以求招安顺利。
      封了奏疏,宿元景唤来两个随从,道:“此书关系招安大计,务必早日送到陛下案前。”
      随从领命,收了文书后退下,收拾了些盘缠,急急赶向东京去了。
      大事抵定,方天定喝令送来美食美酒,着实好好款待了宿元景一番。
      几杯烈酒下去,宿元景被灌了个烂醉。
      安顿了宿元景,方天定走出了院子。
      邵俊拜道:“兄长辛苦,与这庸臣虚与委蛇这些时间。”
      邵俊的评价也不算错。
      若非奉旨去西岳华山上香时结识了宋江等人,为后来招安梁山打下了好基础,宿元景就是一个打酱油。
      不能说毫无存在感,只是存在感不强。
      陪着赵佶逛逛青楼可以,其他本事,根本看不到。
      方天定吐出一口酒气,道:“花这一天时间,争取一月功夫,足够我们打下江宁了。”
      这才是方天定委曲求全的真正原因。
      因为虽然王庆未平,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不能前来,可是方天定也担心童贯率领西军前来攻打。
      虽然不怕,却必然耽误义军发展。
      先麻痹赵宋,等江宁入手,地盘稳固,自可与赵宋慢慢周转。
      只是坑了赵宋的招安小能手。

六十八 招安小能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