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五十二 外围拔除[2/2页]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眼看宋军士气尽丧,方天定喝道:“抱头蹲地者免死!”
      义军士卒同时喝道:“抱头蹲地者免死。”
      “好汉饶命,我等愿降。”
      “刀下留情,我等降了。”
      厮杀不过一刻钟,便以宋军投降结束。
      不投降的,不是死于刀枪,就是死于弓箭。
      那些绕后,想要逃跑进城的,都被骑兵砍翻在地。
      方天定掀开面罩,长出一口气,喝道:“打扫战场,派兵驻守。”
      打下菊花山,大火烧死宋军近千,杀伤杀死千余,俘虏千余,义军只伤亡了百余人,其中一半是试探时的伤亡,可谓大胜。
      看到菊花山陷落,师安恨声道:“端得无用,居然如此轻易便被陷落。”
      卫忠安慰道:“贼军凶猛,器械又利,三千守军怕是不够。
      等到贼军再出时,小将宁愿部领军兵出城以为救应。”
      师安当然不愿意爱将冒险,只是也不好眼睁睁看着城外营寨一一陷落。
      掎角之势,便是一处有险另一处救。若是放任外围营寨被清理,那就是分兵而驻,被各个击破了。
      除了白白损失力量,毫无意义。
      而且,不做救援,城内士气必然一落千丈。
      三座山距离城墙可不远,最远的天福山也在目力可及之处,义军行动一览无余。
      无奈之下,师安只得同意卫忠出战。
      师安拉着卫忠的手,说道:“贼军守备甚严,此去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明哲保身为上。”
      情真意切,满满的真爱。
      若非目睹延陵县惨状,卫忠必然以身相许。
      当方天定领军开到天福山下,卫忠也点起人马,进入了瓮城。
      轰隆,吊桥放下,门闸提起。
      卫忠喝道:“众军向前,突破阻截者,赏银千两,翠云楼快活三天。”
      听到重赏,宋军士卒一声呐喊,纷纷向外拥出。
      待宋军士卒上了吊桥,白钦喝道:“放箭!”
      咻咻咻~
      五十根弩箭激射而出,瞬间清空了吊桥。
      一百架弩?,分作两轮,一轮足够。
      看到士卒犹豫,卫忠大怒,抽刀劈翻一人,喝道:“退缩不前者斩!”
      士卒惊惧,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外冲去。
      根本冲不出去。
      吊桥本不宽敞,五十根弩箭全无一丝死角,除了见机的早,跳进护城河的百余士卒,其余千人无一幸免。
      尸体堆叠,吊桥都提不起来了。
      卫忠犹自不服,只顾催促士卒冲击。
      师安见不是头,连忙来劝,道:“贼军器械厉害,再行冲击只是徒增伤亡,且让城外自求多福吧。”
      卫忠忿忿地应下,喝令收兵。
      只送了千余人,太少了!卫忠心中很不满。
      却也没办法,总不能违抗师安命令吧。
      白钦也不抢城,只用弩箭阻止守军清理吊桥。
      菊花山下,义军不用试探了。
      已经确定没有床弩这等利器,又知晓了滚石擂木砸落范围,直把弩?推上,然后放火。
      把守军逼出,废了其木石,方天定带兵冲击。
      一鼓而破。
      以百十人伤亡的代价,连破天福山、磨笄山两座营寨。
      至此,只剩下北面的北固山。
      北固山可不好打。
      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素以以险峻著称,这就是北固山。
      前锋中锋各有两千兵丁,后峰上甘露寺里,有五千兵丁驻守。
      如果守军抵抗意志坚定的话,义军不付出几千人的伤亡,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只是再难啃的骨头,也得硬着头皮啃掉。
      方天定调兵遣将之间,师安回了府衙,只是唉声叹气。
      不一刻,众官员全部到来,都是沉默不语。
      义军战斗力太强了,真的吓傻了众人。
      终于,许韵打破了沉默,道:“相公,各位上司,贼军凶猛,须得邀请支援不可。”
      支援,只能是江宁府或者扬州府来。
      江宁也是贼军环视,自身难保,定然不会派出援军。
      那么,只有扬州了。
      想到“待得北士越江来,东华门外自奏凯”,师安心中一动,连忙派人趁夜色,划一条小船渡江。

五十二 外围拔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