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日头高挂正中来到了午时。
几万明军在这半个时辰里,都觉得时间尤为的漫长,甚是难熬。
就在这最难熬的时候,耳边响起了轰轰隆隆的马蹄声,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扬起了漫天尘土,犹如沙尘暴来袭般狂暴而又迅捷。
是的,济尔哈朗向杨直口发起了冲锋。
此时的建奴和蒙古鞑子,与和明军骑兵野战时有所不同,他们弯弓搭箭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手并没有提着马缰,而是用双腿控制着战马向前奔跑,但速度却是不仅分毫。
杨直口守将罗继廷,在城头看到满天黄沙的一刹那,高声喊道:“敌袭!擂鼓!”
威严的战鼓声,咚咚咚直冲云霄,杨直口城头的一个个明军将士,闻声而动。
弓箭手、拉满弓弦,盾牌兵、举着盾牌站在最前面,还有搬原木的、搬滚石的,各司其职,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好了攻击准备。
就在这时杨直口关外,有一骑建奴的探马,正在飞奔疾驰跑向远处,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怕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伴随着建奴和蒙古鞑子的冲锋呐喊声,极速靠近杨直口。
建奴和鞑子只是在几十息之间,就冲到了杨直口城下。
济尔哈朗没有保持他们大清读三国时学来的传统,让人上前叫阵,缺少了仪式感,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仅是在接触的刹那,两军都毫不客气地向对方射出了上万支箭矢。
一支支利箭划破长空,拖着嗖嗖嗖的声,向敌人飞掠而去。
如两片乌云般的箭雨,先是在空中相遇,再而交叉而过,最后落向敌军。
带着寒芒的箭矢,如暴雨般落在杨直口城上城下,穿透了士兵们的战甲,带起了一片片血雾。
顿时,惨叫声四起,伴随着血腥味,向四周弥漫。
就在建奴和蒙古鞑子与守城的明军接触瞬间,孙传庭翻身上马,高举手中战刀,咆哮着喊道:“进攻!”
在孙传庭的一声令下,埋伏于杨直口外围的四万多明军铁骑,突然暴起,向建奴和蒙古鞑子发起了最猛烈的进攻。
势大力沉的马蹄声,轰轰作响犹如九天云雷,光是这声音就不禁让人胆寒。
济尔哈朗,在听到身后传来战马奔腾声的第一时间,就感大事不妙,但为了稳定军心,他并没有想着要逃。
济尔哈朗作为一个军事素质较高的统军将领,他深深的知道,现在一旦逃跑将会全军溃败,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济尔哈朗选择义无反顾的进攻,他坚信多尔衮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关外发起攻击,只有打开关口,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些念头,只是在济尔哈朗的脑海中一闪即逝。
可也就在这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刹那,明军的四万铁骑,就已经靠了上来。
还未等短兵相接,一大片乌云就从建奴和蒙古鞑子后面压了下来。
第181 章 杨直口战端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