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32章 最后的宁静二[2/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秦拱明,支支吾吾的说道:“侄儿,只是单纯的从地形上看,东边的几座关口,更有利于进攻,所以才认为,建奴和蒙古鞑子,会从东边的关口,发起进攻,不对之处还请姑母指正。”
      秦良玉,没有急着回秦拱鸣的话,而是看了看,自己的儿子马祥麟,和另一个侄儿秦佐明。
      马祥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我们的看法和表兄一样。”
      秦良玉,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看得秦拱明三人不明所以。
      秦良玉,这才开口说道:“你们说的只是其一,建奴和蒙古鞑子,的确最有可能,从榆林镇东边的关口,发起进攻,但绝不仅仅是,因为地理的关系。
      三人都抱着,不懂就问的心态,齐声问道:“还请姑母明言,还请母亲明言,我等洗耳恭听。”
      秦良玉很欣慰,自家的儿郎能虚心听教,自己当然不会吝啬。
      秦良玉,缓声说道:“建奴攻关的目的,是为了劫粮抢夺人口,和盐、铁等生活物资。
      而榆林镇东边的关口,不仅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而且只要入关,距离山西也较为近便,
      山西人口稠密,肯定被建奴和蒙古鞑子,列为抢夺的对象。
      而反观陕西境内,连年干旱,建奴和蒙古鞑子,来了也不会有多少收获,以上种种因素,才是建奴为什么会,从榆林东边的关口,发起进攻的原因。”
      秦佐鸣,听了秦良玉的解释,若有所思的问道:“姑母大人,榆林镇的东边,有蛇口关、火盘口、龙王庙隘口、杨家堡隘口、水头沟城关、西沟口,解家堡隘口,依姑母大人之见,建奴和蒙古鞑子会从哪里进攻呢?”
      秦良玉,用赞许的眼神,看了看秦佐明,心中暗想,这表兄三人,从小秦佐明就心思细腻,好好培养一番,希望以后能扛起白杆军的大旗。
      秦良玉,收了收心神,微笑着缓缓的说道:“以上这些关口,最有可能被攻打的就是西河口,和水头沟城关,
      从地理而言,这两个地方是进攻的最好之地,两地距离适中,也方便建奴和蒙古鞑子的骑兵支援。”
      三人听了自家母亲,和姑母的一番言词之后,觉得甚为有理,齐齐道:“侄儿受教了,孩儿受教了。”
      秦良玉,收起了脸上的微笑,严肃的说道:“马祥麟、秦佐鸣听令,立即带领三万人马驻守水头沟,务必不能让建奴和蒙古鞑子,破关而入。
      秦拱明听令,立即调派三万人马随本帅,驻守西河口,余下的两万人马,除了作为支援的五千骑兵以外,都调派到各个关口。”
      三人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秦良玉,依然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接着说道:“再传我军令,无论是哪个关口,只要建奴和蒙古鞑子攻关,必须全力抵抗,除非战死,如若敢放一个建奴和蒙古鞑子进关,无论是谁军法从事,绝不容情。”
      三人再次躬身道:“末将遵命。”
      在秦良玉的军令之下,白杆军也迅速的调动了起来,透露着一股肃杀之气。

第 132章 最后的宁静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