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 章 计定白杆军[2/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反之,调秦良玉北上,白杆军骁勇善战,论战力,绝对在洪承畴的,剿匪军之上。
      白杆军,有和建奴交战的经验,并且战绩斐然,不会存在惧敌的问题。
      换了,捏惯软柿子的剿匪军,那可就不一定了,说不好,会被建奴打成溃军。
      而且,调秦良玉北上,也不会影响到,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事任务,只要有洪承畴,在前线统筹,藩王们就乱不了。”
      正是,上述的这些原因,所以微臣认为,调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军北上,协助孙传庭,镇守三边,是最好的选择。”
      崇祯,听完卢象升所说,满意的道:“建斗,言之有理,调秦良玉的白杆军北上,确实是最合适的。
      既然如此,那建斗随后,就给秦良玉下调令,调白杆军北上,进驻榆林。
      另外,传令给孙传庭,撤出镇守榆林镇的所有边军,把榆林镇的防务,全权交由秦良玉。
      让孙传庭,把边军集中在甘肃、宁夏两镇,告诉孙传庭,不要一味的防守,如有战机也可以攻出去。”
      卢象升道:“陛下英明,微臣遵旨。”
      崇祯,为什么要孙传庭,撤出榆林镇的守军,交由秦良玉负责呢?
      不是崇祯,不信任孙传庭,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军队交叉指挥,带来的弊端。
      正如之前,卢象升,建议崇祯,让曹变蛟,率本部人马出征一样,都是为了避免军队交叉指挥。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是甘肃、宁夏、榆林三镇虽然相连,但是中间,还是隔着不短距离的。
      战线太长,会出现战令传达迟缓,不利于战局的把控,和战机的把握。
      这也是,为了给孙传庭,创造良好的战场环境,便于指挥,崇祯相信孙传庭,能领会自己的良苦用心。
      至于他孙传庭,要怎么排兵布阵,崇祯可就管不着了,崇祯也不会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皇帝不需要,事事亲为,掌握好,战略层面的问题,就可以了,至于战术层面的问题,那是统兵将领的事,皇帝,就不要越俎代庖了。
      就算现在的崇祯,很牛逼,也不可能,隔着千里,指挥明军作战。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莫尔斯电码,更没有什么电话手机,就算崇祯有心,想指挥也做不到。
      要是强行指挥,千里之外的战争,那样的话,和穿越前的,昏君崇祯,又有什么区别。
      就好比卢象升,他就领悟了,崇祯的用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卢象升,口中的那声,陛下英明,足以证明。
      崇祯,又接着说道:“建斗,说起李自成和张献忠,朕,最近事务繁忙,倒是疏忽了,建斗,和朕说说流贼的近况吧!”
      卢象升,听了崇祯的话,心想,陛下,真是个老六啊!这么大的事,居然说疏忽了,好像完全不在乎流贼似的。
      这可不是崇祯托大,而是现在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确实已经,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了。

第81 章 计定白杆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