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8皇帝变了[2/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接受武人,人前显贵死后哀荣,更何况是一群大头兵。朕之前说过,不管是乡野村夫,还是路边乞丐,又或是朝堂衮衮诸公,在朕的眼里都一视同仁,诸位爱卿,也不要再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除读书人以外的人群。”
      其实崇祯心里很清楚,这种文人根深蒂固的歧视,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打消,这是社会制度带来的弊端,即使自己是皇帝,也做不到马上根除,这就像后世,很多地方重男轻女一样,无论国家怎么宣传,还是根治不了那样的思想。
      叶向高开口道:“陛下声称,无论乡野村夫,还是路边乞丐,又或是满朝文武,都是您的子民,那陛下,何以就让武人葬入皇陵?而文臣却不行?”
      崇祯开口道:“叶爱卿言之有理,朕,金口玉言,绝不会食言于朝臣,王承恩拟旨,即日起,凡是为我大明,征战沙场阵亡之将士,为国尽忠之文臣,献身之万民,不论身份地位,都封烈士称号,一并葬入朕的陵寝左侧,享死后哀荣,等朕百年之后,常伴朕左右,此诏书昭告天下。”
      此诏书,让满朝文武皆惊,有人喜,有人忧,皇帝如此大的魄力,皇帝登基的八年里,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叶向高这么说,是想将崇祯的军,在他看来,皇帝声称,一视同仁,只不过是皇帝的说词而已,他可不相信,皇帝真的能一视同仁,没有阶级之分。
      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崇祯真的说到做到,如此大的魄力,不仅要将文人,葬入皇陵,还要让自己眼里的山野村夫,也能够葬入皇陵。
      这让叶向高,越发的陌生了,这怎么看,都不似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皇帝啊。今天的两件事,皇帝的强硬态度,让叶向高彻底明白了,这个皇帝已经变了,变得不那么好掌控了,开始为东林党的前途,担忧了起来。
      叶向高就是敲破脑袋,他也想不到,崇祯不是变了,而是换了一个人,在他看来尤为重要的阶级之分,现在崇祯的眼里,却不是那么重要。
      以范景文为首的保皇党,虽然说为了文人的脸面,反对皇帝将武人葬入皇陵,可现在皇帝,同样允许文人也能葬入皇陵,那这群保皇党,自然不会再反对。
      他们反而高兴,皇帝给了他们一个,能葬入皇陵,享死后哀荣的机会,要是死后不能葬入皇陵,那只能说明,为国家做的贡献不够,也怨不得别人。
      以卢象升为首的武将,更是心中感动,皇帝陛下,为了他们这帮大老粗,和文臣争辩,这帮武将,真的唯有以死报君恩了,让崇祯,狠狠的收割了一波武将的人心。
      最高兴的莫过于,工部尚书郑三俊,终于,不用担心自己的八辈祖宗,被挖出来钉在耻辱柱上了。
      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齐齐跪地口呼,“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此大的魄力,千年以来,唯有一位尔,这声吾皇圣明,朝臣们,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叫得是心服口服。
      崇祯道:“诸位爱卿平身,既然都没有异义了,那工部就抓紧施工,尽快让阵亡将士的遗骸,入土为安。”
      “微臣遵旨,”郑三俊答道。

68皇帝变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