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1硬悍建奴[2/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豫了,多耽搁一秒,就要多死一位我大清勇士。这都是我大清的国本啊。再这样损失下去,我们大清以后拿什么和明朝斗?”
      一番劝导之后,阿巴泰虽然极不情愿。但迫于形势,也只好下令撤退,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清楚,鳌拜说的是对的。
      只是面对明军,不愿意承认失败,也抹不下那个面子。但如果真的把这两万人,折在这里,回头都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处罚他。
      建奴的士兵听到,听到撤退的号角响起,虽然已是损失惨重,后撤却毫不凌乱,非常严整有序。这也证明了,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军。
      远处看着这一切的崇祯,却是立即开口道:“骆养性,快去告诉曹文诏和黄得功。绝不能让建奴,从他们老家的方向撤退。”
      骆养性,骑着战马飞奔向,正在前方厮杀的黄得功和曹文诏而去。
      崇祯,这一次并没有冲锋陷阵,自己很清楚,自己冲锋陷阵,会给将士们带来,多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时候就不要去添乱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青龙,白虎,朱雀三军第一次和建奴野战。虽然人数占优,士兵们并没有心理优势,这种情况自己要是再去冲,将士们的压力会很大。
      建立士兵的心理优势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两万建奴骑兵,就敢硬悍,六万明军铁骑。这都源于他们长期以来,战胜明军,建立起来的自信。
      崇祯要建立的就是这种,士兵在面对敌人时,有着强烈的战胜自信,哪怕以寡敌众,都毫不畏惧的那种精气神。
      说是迟那是快,黄得功和曹文诏,接到崇祯的命令后,迅速作出安排,分成两翼,齐齐压上,截断建奴,向东撤退的后路。
      阿巴泰看到明军压上,愤怒的道:“这些明军没完没了了,撤退都要紧紧咬着不放。”
      鳌拜却是回道:“郡王,看明军的举动,不是要上来拼命,应该是要阻断,我们向东撤退。
      阿巴泰道:“那怎么办,如果一路打一路撤,那损失可就大了。”
      鳌拜开口道:“明军应该是害怕,咱们向东撤以后,会调兵过来围剿他们,所以才极力阻断我军,向东撤的后路,既然明军阻当,我们已经不可能向东撤了,那样损失太大。”
      阿巴泰道:“如果不向东,就只有向南,或者向北,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撤?”
      鳌拜道:“向南肯定不行,越往南越靠近明朝边境,难保不会再出意外,我们向北,去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和我们大清交好,到了那里,让他们派人去,通知林丹汗,
      只要林丹汗北回,这支明军,不足为惧。草原那么大,明军能阻挡我们东撤,也做不到封死整个草原。
      我断定,只要我们向北,明军就不会追击,明军也不敢,在草原多逗留,时间长了林丹汉回转,明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要怪就怪,阿巴泰和鳌拜太自信,在看见明军,明显比自己的军队多时,还自信的认为,能击溃明军,并没有向盛京的皇太极传信,才落到,现在如此尴尬的境地。

61硬悍建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