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的决心。崇祯并没有催促他。而是又接着说道,如果你有什么难处可以向朕提,朕尽量满足你。不象升这才回过神来。回禀陛下,只是微臣担心朝中内阁和兵部不会同意此事。还有就是这需要大笔银钱啊,陛下。这你不用担心,朕自会解决。你只要好好练拼就可以。臣还有一事。建斗请说。陛下整顿数十万之众,微臣一人恐怕力不从心。这倒是个问题是朕,欠缺考虑了,那你有什么想法吗。可有能用之人。回陛下,臣知道几人能堪当大用。是谁?崇祯满心欣喜的问。回避下。一个是关宁铁骑副营总周遇吉。另外一人是泸州副总兵黄德功。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崇祯也不由得高兴起来。因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难得的猛将。好朕马上命人去传旨,让这两人入京听你调派。另外朕再给你安排两个人。
请陛下明示。一人嘛你知道。曹文诏。另一个嘛,就是英国公张之极之子张世泽。曹文诏自不用朕多说。乃是难得一见的良将。原本打算让他去宣府任总兵。既然你缺人,那就让他留下来帮你。至于英国公之子还年轻。让他跟着你也是想培养一下他。毕竟英国公一脉一直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建斗以为朕这样安排可还合适。陛下思虑周全,朕不及也。军改的事就说到这里,你尽快把天雄军开过来。另外还有一件事,朕想询问一下你的意见。请陛下明示。
你知道一直以来我大明的军队最高管理机构都是五军都督府。只是土木堡之变后。军方的实力急剧下滑。这军队的管理权,慢慢的旁落到了文臣和兵部的手中。五军都督成了一个摆设和养老的地方。朕以为这不是什么好事。让一群不懂军事的人指指画画。不利于作战计划的执行。所以朕想把军政分开。文臣不能干预军事。武将也不过问政事。各施其职,互不干扰。建斗以为政之所想可行吗?陛下睿智,陛下英明。卢象升就是一阵马屁。拍得崇祯晕头转向。
倒不是,他喜欢拍马屁。而是这些年他在外剿匪,深受兵部所害呀。经常会在不时宜的时候发出一道不时宜的命令。这就像是人在大便的时候强行被人掐断让你起来。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有多难受。就知道为什么卢象升会这样崇祯真的马屁了。陛下所言甚是,这是好事呀。只是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也差不了多少。卢象升是话说开了,什么都敢说了。朕只是说要把军政分开,没有说一定要用五军都督府。我当然清楚,五军都督府那些草包也强不了多少。都是一些勋贵的纨绔子弟。在里面混吃等死。陛下圣明。朕只是有这个想法。和你聊一聊。如果你觉得可行的话,朕的底气会更充足一些。例假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臣认为此法的确适合我大明现在的情况。
崇祯又和卢象升谈了很多军改的细节。才让卢象升离宫而去。卢象升刚走,崇祯旧叫道王承恩,传旨给泸州的黄德功,锦州的周遇吉,陕西的曹文诏进京,还有英国公之子,张世泽四人入卢象升帐下听用,老奴遵旨。
崇祯默默的坐着。心里想着,原本打算让曹文诏去宣府任总兵的。现在去不了了。大同和宣府这两个位置怎么办。看来只能一起交到闫应元的手里了。只是希望不要出现什么纰漏。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清兵就要来了。希望到时候他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军能拉出来一战。
看了看太阳,都快落山了。感慨又是苦逼的一天啊。但是本人绝不加班。就直接朝着坤宁宫去了。只是没想到这天晚上两人高兴过后。周皇后居然劝他要雨露均沾。要不说古代的女人就是贤惠啊。哪像后世21世纪,多看别的女人一眼都不行。是不是说到了广大看客的心中?
第8章 卢象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