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暗潮涌[2/2页]

流华录 清韵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声马鸣,马车停在长亭之前,年轻的车夫扬眉看去,脸上变了变色,低声道:“府君,前面有人来迎了。”
      “嗯……”
      车内昏暗,瞧不见那人模样,只能听出声音清亮,必是一个年轻人。
      车前一丈处,伞盖之下,一个二十一二年纪的儒生,穿着六百石大汉官员朝服,佩六百石铜印,一身英气勃发,向着车驾拱手下拜:
      “大汉议郎刘和,特代太常种公,来此迎接南阳太守。”
      刘和身后,是三十位太常府司礼侍者——大汉立国三百余年至今,罕有如此迎宾礼仪。
      “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大礼……”
      雪色中,一只白皙手掌缓缓打开车门,露出一张英俊脸庞。
      车夫连忙放下踏板,恭敬退开,车上那人一身玄色衣衫,缓缓下车,来到刘和身前五尺,亦是拱手见礼:
      “大汉南阳太守孙宇,见过议郎。”
      两人起身互视,眉宇间闪过一丝笑意。
      “上一次见君,君尤是少年,想不到今日已成大汉议郎。”
      “使君已是大汉重郡太守,非和可比。”刘和微微一笑,退身让开,长袖一挥,直指身后车驾:“还请孙使君与和同车而行。”
      孙宇身后的车夫登时眉头皱起,却见孙宇轻轻摆了摆手,淡淡道:“落楚,将车驶去太常府,以南阳太守名义入住,本府与议郎同车。”
      那名叫落楚的车夫,似是担心孙宇安全,想了想便道:“属下只是担心府君安全。”
      刘和被这车夫的模样逗得一乐,笑道:“帝都之中何必担心。”
      落楚看了一眼刘和,他知道刘和是大汉宗室,是大汉议郎,身份特殊,如此地位尊崇,想来不会威胁到孙宇的安全。
      孙宇甩了甩衣袖:“无妨。”转过头来冲刘和微微一笑:“请”。
      车驾远去,沿着十里长亭直往大汉皇宫而去。
      六驷车驾更是宽阔,车中孙宇、刘和隔案对坐。
      他看着刘和:“是陛下让你来的?”
      “除了陛下,也无人敢让议郎穿朝服来迎接大郡太守。”刘和叹了一口气,“陛下越发无所忌惮了。”
      孙宇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若真是重视,也不会让他秘密入帝都,更不会只让刘和一个议郎来接——“可是朝中有事?”
      刘和凝视着孙宇嘴角的微笑,总觉得有些诡异和冰冷,道:“内外朝都有事,你说的是哪件?”
      孙宇摇头,帝都这等地界,果然从来不缺不怕死的人,望着刘和又问:“内朝有十三位常侍,已是够乱,如今怕是外朝也有人出手?”
      刘和点头:“外朝是世家大族的天下,自然是与宦官是水火不容的。太尉杨公、司空袁公都是名震天下的儒士,岂能容忍他们造次。”
      “看来朝堂又乱了。”孙宇淡淡笑笑,“这个局,来来回回二百年了。”
      刘和无奈摇头,长叹一声:“是啊,二百年了。”
      二百年来,大汉的至高权力,在宦官、士人、外戚手中轮回转动,每一次交替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不论是曾经的长安,还是如今的雒阳,都是那一座座坟墓构建起来的华丽宫廷。
      “陛下也在布局,这个局他布了十年——从胡广太傅去了之后。”
      他看着孙宇,眼神里仿佛带着无尽的仇恨和痛苦,话语冰冷:“陛下,要出手拿回大汉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是么……”
      那玄衣如夜的年轻太守缓缓抬头:“陛下,想要做什么?”
      刘和没有回答,而是以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似是而非地说了一句:“陛下在五日前,刚刚任命了新任魏郡太守。”
      “哦?”
      “他叫孙原,字青羽。和你一样,淮阴人。一个时辰前,和你南阳郡都尉赵空一同入了皇宫。”
      孙宇驻足,刘和看了看他的表情,瞧不出一丝异样。
      他目光深邃,只是望着幽深的大道,终究只是淡淡吐了一句话:“知道了。”
      身后,开阳门轰然闭合。
      往常私开城门乃是重罪,而今满城的耳目都聚集在太常寺里的那个少年太守身上,谁还会在意城门私放了一辆马车?
      更何况,中常侍们如日中天,私开城门又岂止是一次两次?
      马车前行,沿着孙原当初进来的大道,直抵卫尉寺前。
      门前空寂。
      “去罢。”
      刘和推开了门帘,送孙宇下了车。便已经驱车而去,这辆两驾的马车远不及当初送孙原来时地惹人注目,孙宇一下车,便转眼消失在夜色中。
      卫尉寺的门悄然打开,只露出一人进出的门缝,让孙宇进去了。
      巨大的门厅与前堂比太常寺毫不逊色,整齐地如意纹砖在望楼的倒影中,显得愈发黑暗深邃。
      卫尉,掌宫禁宿卫,帝都之内兵权第一,除了皇宫之中的羽林中郎将直接听命天子之外,便全是卫尉所属。

第十一章 暗潮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