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归鞘[2/2页]

流华录 清韵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他不过是想告诉我……”
      “而今我经历的这些,皆是他经历过的。他所希望的,不过是让我好好活着,与他一样,在回忆中苦苦煎熬罢了。”
      当初孙原和管宁只救回了南宫雨薇的尸体,孙宇纵然不曾记恨,却难抑胸中悲痛,而至今日……兄弟两人几乎如出一辙。
      一个西去千里,踏遍风沙,只为望一眼姑射山脚下她家乡的模样。
      一个南下江东,血洗世家,不过是为她的不公搏一个心中痛快。
      折磨的,不过是他们自己而已。
      孙原突然笑出声来,他望着那柄真武,嗓音已有些哽咽:
      “大嫂死了,可是雪儿却和别的男人同床共枕了……”
      “斯事……终归不同。”
      陆允没有留宿清韵小筑,郭嘉送他去了太守府,一来府内皆是生人,陆允性格冷僻,但也方便;二来有些话,在清韵小筑内不便说的。
      “真武剑送的不是时候。”
      孙原的紫檀沉香剑匣本就是楚天行与故人约定未谐所赠,六道剑鞘原本就空缺不全。再后来,李怡萱带走了轻画剑,渊?s从此便再未出鞘过,念雪剑尘封,芷歌和慕予又被林谷主带回,加上只入鞘过一次的真武,便是完美,也只有当年玉皇顶那一瞬而已。
      而今真武归鞘,紫檀却再非六道了。
      空鞘永悬。
      因是知己,故不点破。
      郭嘉能为孙原做的,也只有如此。
      “大哥挂念三哥,否则我亦无法离开江左。”
      除了孙原,陆允最喜和郭嘉说话,换做旁人,便是半个字也欠奉了。
      “洛阳令周公过世了。”
      郭嘉愣住,脚步骤然停下。
      “事出突然,我已嘱咐将周氏一族迁往南阳,蔡邕先生和周公是故交,小周瑜也只听蔡先生的话。”
      当初颍川藏书阁风云际会,洛阳令周邑、议郎王允、博士卢植和郑玄皆是和陈??、蔡邕把酒言欢,荀??凸?巫髋恪W?鄞掖遥?仁腔平碇?遥?4ú厥楦笪锸侨朔牵?骷腋?羌移迫送觯???故去,而今竟然连正值壮年的周邑也去了。
      见郭嘉不答话,陆允又道:“当初我以为,三哥的案子太大,南阳几成天下士人避难唯一所在,大哥不为三哥声援,不过因为南阳也朝不保夕。”
      “而今想想,恐怕还有几层意思。”
      “几层?”郭嘉突然笑了,继续往前走着:“没有几层意思。”
      “他是孙宇,名震天下的新剑圣、荆州乃至江南的第一封疆大吏,以他心性傲气,哪里还在乎什么名声、避什么嫌。”
      “他不为青羽说话,不过因为他不必说而已。”
      “当初那件案子,该杀的人我已杀尽了,不该杀的也杀尽了。他知道青羽不愿杀人,他也知道整件事就是天子布局筹谋,逼青羽替天子杀尽冀州豪门世家。”
      “若是他看不透这一层,他便枉为入世阁的新主人。”
      ******
      幽州,卢龙塞。
      北境的风雪快要来了,秋季马膘已等着过冬,按理鲜卑人不会犯境,只不过刘虞却放不下心,亲自赶到了卢龙塞。
      刘虞重回幽州刺史任上,是兼着卫尉的,这意味着天子本不打算让他重回边疆,实在是因为黄巾之乱伤了北境根本,前任幽州刺史郭勋战死,鲜卑人、乌桓人若是和黄巾军联合而战,势必危迨,必需要重臣压着,刘虞久治幽州,在乌桓、鲜卑人心中有极高的威望,除了刘虞已无人可用。
      依着刘宏打算,等黄巾之乱彻底平息,刘虞位列三公,孙原镇守北境,卢植、皇甫嵩功成名就,入则公卿出则将,待刘虞致仕了,孙原也该四十了,入朝为卿辅佐太子,等自己不行了,外有孙宇,内有孙原,皆可为托孤重臣,大汉未必不能重兴。
      刘虞知道天子的谋划,亦不得不佩服这位天子的深谋远虑。若是天子再少些顽性,未必不能做孝明皇帝、孝宣皇帝那样的明君。
      可惜……
      他轻轻一叹,摇头。
      抬眼望去,千里草原上闪烁着几点光亮——那不是星辰,而是烽火。
      卢龙塞,天下雄塞,自周武王分封列国,卢龙塞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赵燕筑长城至今五百年,卢龙塞累经修缮,至孝武皇帝修筑而至巅峰,为防御匈奴骑兵的入掠,所以边塞除塞墙、城障坞亭等实体建筑和楼橹堞雉等掩体建筑外,尚有烽烟以及烽燧台、攻防斗具、坞候射击口观察装置、侦迹设施、司时号令等具,并有亭、城,设一都尉。
      卢龙是北境六大塞之一,与并州勾注关并称双璧,从来都非鲜卑人南下的首选,只不过这一次斥候发现的牧民迁移让刘虞颇觉得怪异,甚至不惜亲自临镇卢龙。
      原因只有一个——
      烽燧已燃。

第一章 归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