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一起赚钱有兴趣吗[1/2页]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每天都想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唐老丈能将这手艺教给环卫所的老人,他们做出来的烘笼,拿出去卖,也能换得一些收入。”
      当然,收入归县衙,他们只能领工分。
      毕竟县衙还得管他们吃住,都是要花钱的。
      “回头我问问,应该是没问题。”
      “谢谢大人。”
      “不必客气。清肃,你能想到这些,你很好。”
      说明,确实在为百姓考虑。
      很尽责。
      之前秦实,仅仅是在工作,现在开始走心了。
      过了这个小插曲,乔震开始跟两人说正事。
      “我带你们挣钱,有没有兴趣?”
      蒲孙和秦实两人眼睛瞬间都亮了。
      谁会对钱没有兴趣。
      他们当官,不也都为五斗米折腰吗。
      “其实很简单,我准备养蜜蜂集蜂蜜。”
      两人同时出声:
      “蜜蜂如何养?”
      “蜜蜂还能养?”
      蒲孙倒是听过在往西偏南的地方,有人能养蜜蜂,但蜀地却少有人养。
      秦实则是第一次听说,蜜蜂还能养的。
      毕竟那一只只的小蜜蜂,扎人可疼了,挨都挨不得,如何养。
      “我曾见人用圆筒养蜂,方法不难,是这样的……”
      两人都听得入神。
      “大人,您说一只蜂筒能产三十斤蜂蜜?”
      真的假的,那做十只筒,一年收入就是三千两?
      乔震继续说“我的想法是,咱们三人一起入股,联合养蜂。”
      “要是能挣钱,以后我们就在来福县专门开辟一个养蜂产业。”
      “咱们是初创人,等产业成熟以后,只需要分钱就行。”
      秦实问“大人,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啊。”
      乔大人既然自己会养蜂,为何不自己操作。
      要拉上他们两个。
      这个问题,蒲孙也有疑问。
      乔震摊牌了“因为我钱不够。”
      按照乔震的设想,第一次养蜂,前期试错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至少需要五百两银子打底。
      而他将来是需要把这做成惠民产业链,让养蜂产业链上的百姓都能挣钱。
      因此,他自己要成为养蜂事业的带头人和实际控制人。
      没有将商人考虑在合伙人内。
      “我现在手上有三百两,还差两百两,你们一起干吗?”
      秦家和蒲家都是小官,这几年虽攒了些钱,但一次拿出一百两,也是很肉痛的。
      而且,第一次干,风险都是未知数,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又改怎么办?
      蒲孙脑子里的算盘啪啪作响,过了半晌下定主意“大人,我干了。”
      投资是有风险,但乔大人向来很有成算,现在肯拉他一起入伙,一定有了周密的计划。
      跟他干,就算最后亏了,钱没了。至少和上司的关系更紧密了不是。
      秦实要更穷一些,不过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不了就是跟着乔大人赔了。
      “那我也干了。”
      “好,既然如此,我们明天就拟个协议,一起建个养蜂农场。”
      渊朝不允许官员本人经商,但官员买地种粮食是没问题的。
      乔震与他们商量完细节,烘笼里的灰都冷了。
    

第164章 一起赚钱有兴趣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