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乔正通解释了一大堆,村民们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始领棉花种子。
      苎麻和桑树在各地山林都有野生的,自取枝条插活就行。如果确实不够,可以去县衙统一领取。
      “族长,已经种下的小麦难道要挖出来?”
      “不挖了吧,只要明年上报种植数量的时候,别少了就行。”
      也就是说,够上报的,就不用挖。要是不够,自己看着办。
      村民们摇头叹气地走了。
      乔震和唐悠悠也领到半亩地的棉花种子。
      唐悠悠有些发愁,家里本来粮食就不够,还要拿出两亩地种棉花,桑,麻以及高粱。
      “这法令合理吗?”
      乔震两人进了正房,关了门才说“咱们碰上棉花革命了。”
      棉,属于外来植物,最早出现在南朝。
      唐悠悠知道,又是听课的时间到了,“说说吧。”
      “渊朝广泛推广棉花,和前朝大力推广水稻一样,会带来人口大爆发。”
      这两次改革,影响力极其深远。
      被后世称为“水稻革命”和“棉花革命”。
      一个是吃,一个是穿。
      百姓温饱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
      “可是本该种粮食的土地,种了桑麻,百姓吃不饱啊?”
      “桑麻也能赚钱换粮食。”
      其实这个政策早就出来了,只是现在才普及到西南地区而已。
      《温州府志》:女红不事剪绣,勤于纺织,虽六七十岁老亦然。旧传有夜完纱而旦成布者,谓之鸡鸣布。
      《汉川县志》:当农事甫毕,男妇老幼共相操作,或篝灯纺织,旦夕不休,或机声轧轧,比屋相闻。
      “你看,八月秋收过后,村里没有事情可以做。”
      “上面为了更大程度地挖掘生产力,就在农闲的时间,让百姓织布。”
      唐悠悠叹口气“这之前,一年至少有几个月能休息,这下老百姓真是一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乔震也沉默,渊朝有些政策,在他们看来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但在当下,却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而且他们现在身份低微,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唐悠悠把棉花种子放好,“既然这样,就先种吧。”
      还有两天就是重阳节了,“要给你老师带点礼物过去吗?”
      九月初九,呼朋唤友,登高辞春。
      赏菊花,吃螃蟹,放风筝。
      公蟹里有蟹膏,寓意年年高。
      母蟹里有蟹黄,黄与金同色,寓意财源广进。
      西南片区都是些溪蟹河蟹,并不肥美。
      只是学着江南一代的人,抓几只个子大的,放桌上意思意思。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菊花做的糕点。
      “正想和你商量这事,我拿什么东西去拜访老师比较好?”
      现在家里比较金贵的,就是鱼和腊肉了。
      “取两斤腊肉,再带两条大一点的鱼?”
      家里到是抓了几只螃蟹,但个子都不大,就不好送去了。
      “行。”
      第二天,乔震就带着东西给顾季同送去。
      门房说“家主今日要招待贵人,不见客。”
   

第102章 重阳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