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章 周善人真的善良吗[2/2页]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每天都想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然而,这钱是要利息的,一年一分利息,十五两银子一年的利息是一两五钱。
      假如唐家三人是健康的状态,一年下来,仅能还清利息。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突然暴富,他们永远还不清钱。
      相当于唐家永远在给周善人打工。
      并且,一旦遇到小荒年,颗粒无收,全家人还不上利息,还吃不饱饭怎么办?
      逃荒?
      换个地方,换个身份,国家重新发土地?
      想得美。
      只要不是战乱重新建国,或者超大面积的慌灾导致朝廷处理不了,就算你逃了,朝廷也会把你遣返原籍。
      就算朝廷为了留你继续种地,给你免除三年税。可借周善人的钱总要还吧。
      这是个死循环。
      并且,渊朝的户籍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没有户籍(小黄册,也就是户口本)、路引、哪儿也别想去。
      开玩笑,人跑了,地荒了,谁给朝廷上税呢?
      封建社会,有无数政策的目的就是把农民拴在土地上。
      可是唐家现在的情况,三个都是残疾,种不了多少地,还得吃不少东西。
      劳动力成本变高了,周善人当然就变了脸“钱你们是还不上了。我也不能亏本,房子和地我就收走了。”
      “看在都是同乡的份上,我给你们弄三份路引,你们不是还有个女儿吗?投奔她去吧。”
      “说不定还有条活路。”
      唐家人这才能顺利到青岗村。
      就这样,周善人则只用了十五两银子就得到了唐家的房子和地。
      对于他来说,是十五两银子算什么。
      地契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地,很多的地,他的家人才会越来越富裕。
      周家的地越来越多,农民的地越来越少,没有自耕地的农民,都成了周家的佃农。
      一辈子给周家打工。
      这,就是土地兼并。
      更可恶的是,他还是合法的。
      唐悠悠沉默了,这样看,唐家人的地是要不回来了。
      而且,就算现在去拿钱赎回来。
      周善人不另外加钱的情况,以唐家人现在的状态,地早晚也保不住。
      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
      说完了唐家的情况,唐老爹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对唐悠悠说“娃,我们两个老的,你就不用管了,只是能不能拜托你照顾一下顾儿。”
      “他才十三岁,他是唐家唯一的香火啊。”
      唐老爹从衣服里摸出一小团布,里面是块碎银子,那是唐家最后的钱。
      “娃,这是六钱银子,我知道这不够,但你能不能看在顾儿是你侄儿的份上,照顾他几年。”
      “孩子他眼睛好了以后,能做手艺,在女婿的帮衬下,或许能换点钱。”
      说道这个,唐悠悠又想起了之前的疑问。
      她将唐老爹的银子推回去,又问,“爹,顾儿的手艺是跟谁学的?”
      说起这个,唐老爹眼神有些闪烁,他不想瞒着女儿,可想着儿媳妇临终前的话,他又不敢说实话。
      万一害了顾儿还害了女儿一家,他会后悔死的。

第60章 周善人真的善良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