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说如今中和殿内的九人算是各有各的心思了。
      但是不管是忠心大明的还是另有打算的,他们都无法拒绝一件事,那就是军饷。
      别的不说,单单就说左良玉和吴三桂两人。
      一位麾下统帅着八十万大军。
      另一位手握三十万辽东军民。
      两人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这其中,最难过的其实还是吴三桂。
      左良玉坐镇南方,还能想办法得到南方官绅们的支持。
      多多少少都能勉强筹齐八十万人的军饷。
      吴三桂就比较惨了。
      辽东军饷问题,早就是一个尾大不掉的问题了。
      明末有三饷,辽饷,剿饷,练饷。
      为了这三饷的问题,崇祯甚至不惜以三饷的名义加派赋税。
      辽饷加派是为后金入侵,辽东战事紧急,军饷不足而起。
      剿饷加派是为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等贼寇而筹措军费。
      练饷为镇贼寇而练兵所用。
      这三饷史称\"三大征\"。
      其中辽饷问题最为悠久,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从万历时期就已经有了。
      到了崇祯继位之初,朝廷欠下的辽饷高达五百二十万两白银之巨。
      崇祯继位十七年,辽饷的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越演越烈。
      到了崇祯十五年,京城大疫,朝廷赋税日益缩水。
      于是就导致,辽饷直接被断,只能靠各地的领军将领自己想法办。
      辽东历任总兵,继任之后,无一不是要面对没钱的问题。
      以前袁崇焕,洪承畴总领辽东事务的时候,多多少少还能得到朝廷的一点支持。
      可等到吴三桂成为辽东总兵的时候,京城大疫爆发,朝廷再也无力给辽东丝毫支持。
      吴三桂这个辽东总兵,日子就变的十分艰难了。
      一方面要和满清周旋,一方面要维持辽东明军的运转,日子是相当不好过。
      其实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几次动了投降满清的念头。
      毕竟他的舅舅祖大寿几次三番的前来劝他,并许以高官厚禄,说不心动那绝对是假的。
      只是满清开出来的条件,还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而且,一旦投降他这辈子头上都要安上一个汉奸的头衔,这才让他一直犹豫不决。
      这次勤王,吴三桂其实也有逼一逼朝廷的想法。
      若是朝廷能拿出军饷,他肯定会第一时间杀来京城,他真的是太缺钱了。
      可是他带着三十万军民晃晃悠悠的走了半个月,却都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反而等到了李自成大军围攻京城的消息。
      这么一来吴三桂心中虽然七上八下的,却又不急着救援京城了。
      反正救援京师也没什么好处,他干脆就想看看,李自成若是打下了京城之后,会对他开出一个什么样的条件。
      若是李自成也开不出像样的条件,他还能和满清再讲讲条件。
      一旦条件合适,投降满清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让吴三桂万万没想到的是,李自成不但没有打下京城,反而被朝廷给打的丢盔弃甲。
      这么一来,吴三桂的所有打算也彻底的泡汤了。
      并且还

第0070章 诸将比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