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005章 大明亡国的真正原因[1/2页]

大明:对话古今,我专薅帝王羊毛 咖啡加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人闻言却疑惑的问道:“不对吧,藩王制度向来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也就是说这些藩王手中是有一定的兵权的,但只负责统领军队,这制度难道被后面的哪位皇帝给改了?”
      朱由检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笑道:“貌似确实被改了,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是太祖定下的制度,后来成祖继位之后,害怕后世有人效仿自己再搞一出‘靖难之役所以开始便削藩王兵权,到了仁宗,宣宗时期,更是基本上将所有藩王的兵权剥夺,从此以后藩王不能拥有兵权成为惯例。”
      “所以,藩王不得拥有兵权,是成祖皇帝造成的?”那人直接懵了。
      “其实吧,藩王领不领兵,倒是其次,重点在于,从成祖时期开始,皇室的宗亲就开始变了味儿,他们不得参政,又不能领兵,有志而不得抒,只能做米虫,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了一群只会依附朝廷吸血的寄生虫。”朱由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还是能理解这些皇室宗亲的可悲的。
      若是朝廷不是这样圈养他们,而是培养他们,敢用他们,或许就不会形成今天的局面了。
      “……”那人在场陷入了沉默,好一会儿才道:“这确实是个问题,除了宗亲问题,还有那些问题,你一并和我说说。”
      “第二个问题就是财政问题了,我这边之所以会走到今天的局面,问题很明显,就是财政崩溃。”
      “问题的节点就在税收制度上。”
      朱由检很笃定的道。
      “税收制度有问题?什么问题,你详细说说?”那人有些认真的说着。
      朱由检侃侃而谈道:“税收制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免税和减税问题。”
      “太祖时期税收制度对于免税和减税的对象和幅度,是有很严格的限制的。”
      “后开的几代帝王也严格执行着太祖的税收制度,这样一来,随着几代帝王的时间,明朝休养生息,国力还是在稳步上升的。”
      “只是到了土木堡之变后,文武平衡被打破,文官渐渐独大没了制衡,由此带来了各种对文官和士人的优待。”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士人无限制免税!从最初免税优待的仅仅是一定数量的田亩和人数,发展到后期的不限田亩数和人丁。”
      “这是极其严重的制度漏洞!任何制度,只要有漏洞,就一定会有人钻。”
      “但更严重的是,对于漏洞故意不修补,还不断扩大漏洞!那么制度就会极速流于形式和消亡。”
      “这才是大明最为严重的问题。”
      “大明中后期,士人的无限制免税权,加重了本已趋于严重的土地兼并,更导致了大量优质税收人口流失。”
      “而这还不算完,免税权被士人们联合官员和商人,发展到了抵制商税的地步。这股联合起来的力量,可谓强大之极,就是皇帝对其也没办法。它囊括了上至内阁,下至市井商人,可谓是官商士绅全面勾结。”
      “你知道这样的勾结,可怕到什么程度吗?”
      “有这么一个例子,大明的第十三代皇帝,万历皇帝,曾经派税监去南方收税。”
      “却遇到了那方的官商士绅全面勾结,这些人联合起来抗税,甚至还打死了税监。”
    &n

第0005章 大明亡国的真正原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