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粮食虽然顺利收获,但因去年的灾情,许多农户没有归乡,很多田地没有耕种,收上来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大启需求。”
“那就去周边的国家购买或借粮。往年如何做今年还如何做。”
“陛下有所不知,去年遭灾时,是摄政王筹集的银两,从列国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还有一部分是看着摄政王的面子赊来的。”
皇帝被堵的说不出话来,他既没有办法筹集银两,也没有面子赊粮。
他偷偷的瞄向摄政王的位置,萧景煜正垂着眼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皇上实在想不出办法,腆着脸赔笑道,“皇弟,可有主意?”
萧景煜淡淡说道:“皇兄,大启是皇兄的,如何做,皇兄自有见解,臣弟突感不适,先行告退。”
不理皇上态度,摄政王步履有些不稳的退出朝堂。
即日起,摄政王上奏,称旧疾复发,需要静养,告假不上朝。
太后欣喜,“这是你掌握朝政的机会。”
皇帝却很愁苦,“时机不对,国库无银,粮仓无粮。周围列国虎视眈眈。”
“可以增加赋税,特别是商税。”夏悠然,哀家等着你后悔开那么多铺子,交不起商税。
皇帝听到这句话,勾起了唇角,“是个好办法!”
隔日朝堂上,皇帝不顾众臣反对,一意孤行颁下圣旨:所有赋税增加三成。
民间怨声载道,哭诉无门。摄政王府大门紧闭。
“这不是官逼民反吗?”夏悠然担心的很。
萧景煜沉稳的说道:“放心,我不会让事情走向那一步。”
“这个时候应该减免赋税,鼓励百姓回乡耕种,还要有相应的帮扶措施。他却是背道而行。”夏悠然气急跳起来大骂,“真是愚蠢,蠢猪!蠢得要死!”
老太医凉凉的说了一句,“再蠢,我们现在也拿他没办法?”
夏悠然瞬间泄气,坐到桌旁双手撑着下巴沉默。
萧景煜给她倒了一杯清茶,“降降火气,别把自己气着了,你不是还有很多事要做吗?”
“爷,你是怎么的打算?你们有章程吗?有计划吗?”
萧景煜不瞒她:“已有初步的想法,也做了规划,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老太医在旁帮着萧景煜解释,“煜小子大概没想到,皇帝会和他一样突然改变。”
“是有些失策,没有想到他这么快不装了,还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萧景煜承认自己的高估了皇帝的智商。“他这是在自掘坟墓。”
“可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夏悠然有些不赞同的说道:“皇帝和王爷斗法,遭殃的是百姓。”
事实如此,萧景煜无话可说。他只担心丫头会对他有了不好的想法。
老太医也担心她钻牛角尖,劝道:“丫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自古,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何况是无关的百姓。
夏悠然明白,所以难过。王爷会那样做吗?
第130章 时机不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