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利用这些金属元素跟提炼后的月壤残渣进行压缩合成,就变成了月盾基地的外壳。”
      “这种就地取材的好办法,简直是太棒了,既减少了对地球的资源依赖,又减少了地月之间的运输成本。”
      “而且这种模块化的制造方法,完全可以在三号基地内造出成品,然后送到月球上直接搭建出来,相比于咱们对月盾基地的理论,独月方的实践操作更加合理。”
      钱院士对月盾基地的建造资料表示了支持。
      “上次用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的表层月壤进行了研究,月壤确实是具有非常良好的隔热效果。”
      “总院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未来可以使用月壤作为月球基地表面的隔热材料,没想到现在竟然被独月方给实现了。”
      “以后咱们在建造月球基地的时候,可以直接把独月方的建造经验直接复制过去,这样还能剩下一大笔的研发费用和试错成本。”
      孙院士认为这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上世纪咱们用四万片美利坚f4战机的碎片进行逆向研究,推演出了将近300项航天技术,把西方吓得再也不敢随意展示高端武器了。”
      “哈哈哈,这种抄作业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独月方的科技成果让我想起了当年直接抄答案的快感。”
      李院士大笑道。
      虽然独月方的技术水平要高于主世界30年,但对于拥有全工业化的华夏来说,逆推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何况现在还有完整的资料和独孤月的帮助,主世界在三号基地里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块月盾外壳板材。
      不要小看这一小块,在技术领域里,从零到一是最难的,而从一到百是非常简单的,现在主世界拥有了制造月盾基地外壳的技术。
      也就代表了主世界可以在自己的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的技术能力。
      “吴将军,三号基地成功制作出了月盾外壳,现在正在逐一攻破其他的技术。”
      独孤月对吴铭汇报道。
      “干的漂亮,独孤月同志,你简直就是主世界的幸运星!”
      吴铭对独孤月夸赞道,就是笑容有点假。
      “吴将军,主世界技术部指挥长想要在时空门的外面先制造一个密封舱,以检验一下三号基地的技术水平。”
      独孤月直接无视了吴铭的夸赞,继续对吴铭汇报着。
      “有道理!”
      “这样吧,你让他们自己造,你不要去帮助他们,看看单独依靠三号基地的技术能力是否能造出一个迷你月盾基地。”
      吴铭对独孤月命令道。
      “是!”
      独孤月回答后便返回了三号基地。
      在别人的帮助下是永远也学不会成长的,只有靠自己学会的技术,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是华夏用无数屈辱和封锁总结下来的经验。
      如果不能自己掌握技术,那就一定会受制于人,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华夏会选择全工业化这条地狱级难度的道路。
      “你的意思是?”
      “在咱们的月球上,出现了一扇时空门,而且还是通往平行世界的,并且来自平行世界的华夏占领了月盾基地?”

第26章 工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