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篡位的纠结[2/2页]

狂齐 完颜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高洋不敢一意孤行,决定铸金人,以试结果,成了就干,不成就算,因为铸金人代表的正是权威的象征。
      “之才,明日让工匠师铸金人,测天命也。”
      次日,高洋焦急万分的等待着结果,没曾想金人竟一下子就铸成了,那一颗被乌云笼罩的心,又瞬时变得清澈明朗起来。
      铸金人算是一项检验,你铸造的好,鼻子,眼,和你本人很像,这就是上天承意,如果铸的不好,还是金疙瘩一块,没个人模样,那就是天意难为,趁早打消篡位的念头。
      这次铸金人成功,高洋内心无比的激动和喜悦。
      不过这次高洋表现的很沉稳,在天助我也的感召下,他依旧做了一些机制性的工作。
      高洋先是派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去征求一下渝州刺史胡立军的意见,以其得到近一步的肯定。
      “胡刺史,当今东魏局势动荡,元善见不顾朝纲,齐王顺天意,得民心,即天子之福。
      胡立军是高欢时代的老将军,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戎马一生,为大魏建立万世功勋,在帝国有着极高的威望。
      曾一仗打的高句丽分为两个国家,10年躲在箕子朝鲜不敢迈出一步。
      他说出的话是有分量的。
      高洋一颗火热期盼的心瞬间被泼了一盆凉水,顺着脑袋往下流。
      胡立军大摇其头,坚决反对高洋逼宫,说下一番义正言辞的话。
      “老臣虽已不惑,手中的这杆长矛,却是为帝国而生,臣祖上世受大魏之国恩,不敢有辜圣命,齐王若敢称帝邪,老臣拼上贱命,也要为国剿贼,不图那荣华富贵,只为荣誉而战死。”
      得知注意是宋许二人出的,胡立军当场雷霆震怒,要求斩首宋许二人泄愤,杀鸡给猴看,说。
      “宋许二贼,贪图荣华富贵,利诱齐王称帝,罪可当诛,不可恕也”
      碰了钉子,高洋并不甘心,决定再努力一下,就像当年夺权一样。
      他将在晋阳的一些重量级人物集合起来,语重心长的和他们交流想法,争取他们的支持。
      “当今天下烽烟并起,元善见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我登上皇位,你们支持之恩,我高洋必将重谢。”
      然后高洋和众人相约一起去说服母亲。
      再次来到母亲的面前,这一次娄昭君很愤怒,并将怒气全发泄在高德政的身上,颤着声对众人怒吼。
      “奴儿自知,洋儿何能幻有篡位虑,且政所赐”意思是,我的儿子我知道,高洋不会有篡位的想法,一定是你高德政教高洋这么做的。
      撒气之后,娄昭君说。
      “奴家上了年纪,身体近来抱恙,需要休息,休要再来打扰。”
      说完便走进了里屋。
      弄得站在一旁的高德政极为尴尬,面红耳赤,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他,想反驳又不知该说什么。
      母亲护犊子,总会找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来证明儿子的清白无辜,这就是无私的母爱。
      高洋心中的烈火已经雄雄燃烧,断无浇灭的可能。
      实践方可出真知,他决定亲自去做一番调研,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以验证此事的可行性。
      高德政在母亲那里全然没了好印象,索性高洋派他去邺城,说。
      “德政,邺城局势吃紧,你去替我盯着,有紧急事态抓紧汇报”
      也好了解一下那些皇室酒囊饭袋的动向
      高德政走后,高洋亲自带兵去平都城,这里是高氏家族的另外一个据点。
      去召集父辈的将士和高家的族人商议晋位之事,支持率肯定百分之百。
      在平都城,众人拿捏不准,齐王喜怒无常,谁也不敢多说话,怕丢了性命。
      唯有杜必态度坚决,站在国际大事的高度,对高洋逼宫问题,梗着脖子提出否决,说。
      “齐王,恕小臣不允,因为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关系着宇文泰,如果大王受了皇帝的禅让,就会受人??,宇文泰那老儿便会举兵而东下。”
      杜必说的是个现实的问题,东魏和西魏本是同宗,都是从北魏分裂出去的,两魏视同水火。
      高欢薨后,驻守河南的大将侯景叛国,西魏趁机拓展地盘,硝烟弥漫,战火殃及到东魏,宇文泰时期西魏和东魏并立,附上南北朝的两大强国的榜首。
      高洋正在思索着如何回答杜必的疑问。
      许之才早已挺身而出,替主子反驳杜必,说。
      “齐王称帝,大不了宇文泰跟着称帝,难道齐王还怕西魏不成?宇文泰一介贼子,何惧之有?杜大人,你也太胆小了。”
      言词刚正不阿,一副大义冽然的样子。
      杜必一时理塞,会议不欢而散。
      时任凉州刺史的李?,听说高洋来到平都,急匆匆的赶来,反对高洋逼宫。
      “齐王,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臣者人人敬畏,何必要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大丈夫应为国献身,当如是也,如大王一意孤行,别怪凉州13万百姓与东魏伐之。”
      邺城透过来的消息,也不容乐观,那些皇族人士全都作壁上观,没有一个站出来支持高洋,并放话道。
      “若洋敢称帝尔,便焚晋阳,以报皇恩。”
      从平都回来,高洋彻底的失望了,整天郁郁寡欢,魔怔了一样天天在庭院里舞剑。
      本来就一张大黑脸,变得更加凝冻和阴郁起来。
      比高洋更郁闷的是许之才,宋景业,自然不想前功尽弃,每天都去高洋的府上报到,灌输阴阳复杂的思想理论。
      之后二人又为高洋占挂,遇到了前之鼎挂,解释道。
      “前乃国君,鼎乃五月之挂,前之鼎将预示着齐王在五月受禅,可谓吉兆”
      加上高德政在一旁,像个复读机一样不断的鼓吹和劝说。
      “晋位吧,晋位吧,晋位吧,晋位吧”
      高洋利令智昏。
      犹如春天发芽的种子。
      那颗将死之心,又开始变得蠢蠢欲动。

第八章 篡位的纠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