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掘地三尺刺高澄[1/2页]

狂齐 完颜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些投机者。
      总是会看人下菜碟,在上司最开心的时候,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或者在上司最失意的时候,送上一剂最宽心的良药!
      前者是为上司放松故有防线,而放大喜悦效果。心量最能容纳百川的时候。
      后者则是自我封闭,放大心灰意冷,其最为沮丧无助的时候。
      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彼时的那个上司没什么分辨力,智商趋于为零。
      这会元善见只想着报复,除掉高澄再建东魏国以往的神勇。
      元善见随口吟的那首诗,被士蒋,荀记,偶然听到。
      出于一个帝王的敏感,皇帝的吟诗之意,知道是时候该为国家挺身而出了。
      荀记找来了四簿郎中。
      河内人元谨。
      华山人王大器。
      淮南人王轩宏。
      冀北人王辉。
      “贼澄有辱皇命,不如找个机会以除后患。”
      一起密谋于宫中,商量着找个恰当时机把高澄给干掉,好在末帝元善见面前立一件大功。
      干这种事是存在很大风险,而且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搞不好就会身首异处,人头落地。
      没风险的事皇帝就亲自做了,哪还轮得着他们。
      所以存在一定风险的事,要让心腹去做才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如果谁都能做到就不会产生震撼的效果。
      富贵险中求,国家之事就是这样,成功和失败总是成正比,世间一些升迁的神话,正是那些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将良心昧在心窝里的人,给塑造出来的,就像史书上把高家给美化的万不可敌,实际上高家的诅咒从高澄那辈就有了。
      光有风险意识显然不够,做事还要有头脑。
      这些大臣商量了半天,想出一个万不得已的笨方法。
      “欲刺高澄,以伪山,而作地道向邺北”
      假装以皇帝的口吻。
      “要在宫里修一座假山,之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偷偷摸摸的打通地道,一直挖到北城千秋门下,直通高澄的府邸。”
      再招募死士。
      攻其不备的窜出来刺杀高澄,刺杀活动需要及其周密,极为隐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此举却大动干戈,耗时长久,首先便犯下大忌。
      即便这几个大臣守口如瓶,机灵行事,挖地道总不能亲自上任吧。
      玩的了投机,不一定玩的了镐头,就算那些雇来的工人都是哑巴,敲挖狗刨的动静也不会隐瞒太久。
      “音速是在大气压下传播最快的声音”
      对于几个手里没有兵权的文官来说,出此下策确实出于无奈。
      此事很快便被巡逻的门吏发现了,他们听到地下有敲凿之声,感觉蹊跷,急忙向高澄做了汇报。
      “齐王,小臣昼夜可听有凿地之声,齐王还是派人去查一查吧。”
      高澄有点疑惑,找来几个工人,让他们在声源出现的地方挖掘。
      结果可想而知,地道出现无疑是大白于天下,方向直指着自己的寝室。
      高澄气的咆哮如雷,兽性大发,这一举动差点没让高澄原地爆炸。
      “好小子!你元善见这是想要我的命啊,恨我不早死啊,那我就送你见阎王去吧”
      当下召集了一切人马,杀气腾腾的闯进皇宫。
      这一次高澄是真的生气了,一个人最不能容忍的并不是比他有才华的人,而是不如他的人对他的藐视。
      高澄本来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元善见。
      这一玩连起码的尊重都弄丢了,见到皇帝也不行礼,大模大样的往龙椅上一座,眼里喷着火,瞪着元善见,怒骂道。
      “臣待陛下薄也?欲何故反臣尔,皇帝大人,臣待你不好吗,你为什么要造臣的反呢”
      高澄应该是被气糊涂了,这句话问的不免有些可笑,一个全副武装的大将军,带着兵甲渗人的王将来逼宫,仔细想想也不知是谁想造反。
      元善见听了,压抑在心里长久的怒火,一下喷涌而出,一改往日胆小的常态,大声吼着。
      “寡人听闻自古有臣悖君,殊不知还有君悖臣,真乃可笑,今日你带这么多王将闯宫,你悖主弑君,简直是自取灭亡,奈何责我”
      在他的语气里真的不敢称自己朕了,一个皇帝不称朕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高澄顾忌颜面,自知失言,语气略显平和一些,紧接着赶忙打圆场。
      “臣和父亲顾于社稷,不敢辜负陛下的期望,想来陛下肯定不会害臣,一定是陛下身边的小人从中进谗,所以陛下才有此一举”
      于是,将杀诸文官,看看到底谁没事找事,把他交出来宰了,高澄说这话就是想给双方找个台阶,把矛盾点引向别处。
      没曾想元善见此刻血性即发,并不买账,依然怒火冲天,义正言辞的说。
      “这件事和我的文官,还有妃嫔没半毛钱关系,我若早些学闵帝,你将尸骨无存,就算今日我不杀你,日后东魏国早晚拜你所赐,只有将你拿下东魏国的社稷才会永生稳固,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今日想弑君,请自便也”
      元善见为了社稷,为了东魏帝国愣是豁出去了,视死如归不要命了。
      高澄反而软了下来,毕竟弑君的罪名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会遭到各路人马的讨伐,就是感觉皇帝这样说话有些过分。
      在元善见的厉声呵斥中,高澄激灵了一下,连忙磕头,自责谢罪,屁股也不在龙椅上坐着了,一个踉跄跪在皇帝身前,哭着请求皇帝原谅。
      “呜呜,臣方才酒醉,一时冲昏头脑,希望皇帝不要和臣一般见识,臣家世受东魏之国恩,何以报答尔”
    &

第四章 掘地三尺刺高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