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章:大军开拔[2/2页]

汉灵昭烈 七郎不姓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确是在动脑筋,而且他知道自己这次面对的是狡诈的康王,一般的谋略骗不了他。
      “赵大人,康王可是有帅令,一早就起兵出城?”亥言突然问道。
      “确有此事。”赵不封回道,“不过,这也可能是他的疑兵之计,目的是逼我等动手。”
      “疑兵之计不假,但如今州衙一战,他们亦无所获,必然忌惮我等再去。”亥言道,“所以我觉得康王定会一早就起兵出城。”
      “一旦康王起兵出城,那岂不是再无机会了?”赵不封道。
      “不然,此番正是要等他出了城才好动手。”亥言微微一笑。
      “小师父的意思是?”
      “师弟的意思,待大军出城,再半路截杀?”武松知道,亥言必定是有了主意。
      “是。也不是。”亥言一副故作神秘的样子。
      “何解?”赵不封也好奇道。
      “我等于半路截杀不假,但须等金国王子自现身再动手。”
      “如何让他自己现身?”赵不封还是不明白。
      “倘若大军在途中突遇金兵,你觉得康王会如何应对?”亥言反问道。
      “这......”
      未待赵不封回道,亥言接着道:“他一心避战,自然不会交锋,那必然会将金国王子请出,以化干戈。”
      “妙啊!”赵不封不禁拍了一下桌子,“此乃引蛇出洞之计。”
      “所以,此番欲想事成,还需赵大人出乎相助才可。”亥言笑着看着赵不封。
      “小师父的意思,本官明白。”赵不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扮作金兵一事,自然由本官来安排。金兵戎服不难寻到。”
      亥言所料的确不错。
      康王得知并未擒杀武松,心里也是一紧。
      不过,再又得知汪伯彦中箭之后,他连忙带着侍卫赶回了州衙。
      “汪大人受惊了。”康王赵?w一进门就急赶几步,奔到了榻前,忧切地看着汪伯彦,“如何,汪大人伤势无大碍吧。”
      “多谢大王关心,下官受的只是皮肉之伤,将养两日即可。”汪伯彦回道。
      “来人。”康王突然扭头厉声道,“将那班弓弩手统统拿下,一一查问,定要把暗算汪大人的凶手查出来。”
      “大王息怒,息怒。”汪伯彦赶紧出声阻止道,“想来也是有人杀贼心切,怕放跑了那武松,这才误伤了下官。念在发箭之人忠心可嘉,大王不妨就网开一面罢了。”
      “这......”康王故作为难之状,心里却道,这汪伯彦倒也乖巧识趣,的确是个可用之人。
      “汪大人真是大人大量,视大体之人。”康王道,“既然如此,那就依汪大人之言,不再追究此事了。”
      二人互相顺着台阶下,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自此,康王也对汪伯彦更加另眼相看,而汪伯彦也就此成为康王身边不可取代的近臣,日后封侯拜相也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完颜杰律和武松。
      因为,康王知道,他们不去杀掉武松,武松也会再来刺杀金国王子。
      “大王,这贼和尚武功确实了得,需早做打算啊。”汪伯彦知道自己已经泄露了完颜杰律的行踪。
      “那依汪大人之见当如何?”康王道。
      “下官以为,不如将计就计,大王应尽早率大军出城。”汪伯彦道,“只要出了城,将王子藏于大军之中,谅那和尚也无计可施。”
      康王点了点头,“那本王该统兵去往何处?”
      “自然是依大王之前所定,一路先向东。”
      “向东?”
      “此去往东不到二百里即是大名府,此处多年为陪都,城高沟深,易守难攻。加之物阜民丰,人丁过百万,是处绝佳的固守之地。”汪伯彦道。
      “嗯。”康王点了点头。
      “还有,此处北接河间府,南可趋山东、下淮北,回旋余地甚大,可战可走。”
      康王又点了点头。
      “还有......”
      “还有?”
      “素闻大名府佳丽云集,莺燕成群......”汪伯彦压低声音道。
      “哈哈哈。”康王强颜笑了几声,“汪大人甚知我心,很好很好。”
      .......
      清晨,霞光初现。
      康王迫不及待地率领大军出了北门,穿过子城,再扭头一路向东而去。
      想到马上就可以逃脱武松的追杀,也可以避开金军,康马坐在马上也是如释重负,不由得也信马由缰,意气风发。
      大好河山尽在眼前,能挽乾坤于倒悬者,除了本王,又有何人呢?
      想到此处,康王一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纵马扬鞭一路东,
      苍山横亘望胡风,
      辞宗庙,别瓮中,
      但愿尊中酒不空。』

第100章:大军开拔[2/2页]